菜单

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市外办礼宾处解答涉外礼仪知识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9日
视力保护色: 字体: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市外办礼宾处蔡艺芳调研员解答涉外礼仪知识。

  主持人:报纸上有时候会有外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深圳的新闻,请问这些外宾来深圳一般会有什么活动?

  蔡艺芳:安排这些代表团在深圳的活动,是深圳外事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般会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以及本市实际情况,结合来访团组的性质和特点,安排政务活动、去企业或机构考察、参观等。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涉外签字仪式的一些通用规则和仪式安排。

  蔡艺芳:国家间通过谈判,就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某一领域内的相互关系达成协议,缔结条约、协定或公约时,一般都举行签字仪式。签字人视文件的性质由缔约各方确定,有由国家领导人签的,也有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签的,但双方签字人的身份应大体相当。一国领导人访问他国,经双方商定发表联合公报(或联合声明),有时也举行签字仪式。各国业务部门之间签订专业性协议,一般不举行这类签字仪式。

  安排签字仪式,首先应做好文本的准备工作,有关单位应及早做好文本的定稿、翻译、校对、印刷、装订、盖火漆印等项工作,同时准备好签字用的文具、国旗等物品,与对方商定助签人员,并安排双方助签人员洽谈有关细节。

  参加签字仪式的,基本上是双方参加会谈的全体人员。如一方要求让某些未参加会谈的人员出席,另一方应予同意,但双方人数最好大体相等。不少国家为了对签订的协议表示重视,往往由更高或更多的领导人出席签字仪式。

  我国举行的签字仪式,一般在签字厅内设置长方桌一张,作为签字桌。桌面覆盖深绿色台呢,桌后放两把椅子,为双方签字人员的座位,主左客右。座前摆的是各自保存的文本,上端分别放置签字文具,中间摆一旗架,悬挂签字双方的国旗。

  双方参加人员进入签字厅。签字人员入座时,其他人员分主客各一方按身份顺序排列于各自的签字人员座位之后。双方的助签人员分别站立在各自签字人员的外侧,协助翻揭文本,指明签字处。在本国保存的文本上签毕后,由助签人员互相传递文本,相互握手。有时签字后,备有香槟酒,共同举杯庆贺。

  各国举行的签字仪式的安排不尽相同。有的国家安排的仪式设置两张方桌为签字桌,双方签字人员各坐一桌,双方的小国旗分别悬挂在各自的签字桌上,参加仪式的人员坐在签字桌的对面。有的国家安排一张长方桌为签字桌,但双方参加仪式的人员坐在签字桌前方两旁,双方国旗挂在签字桌的后面。

  如有三、四个国家缔结条约,其签字仪式大体如上所述,只是相应增添签字人员座位、签字用具和国旗等物。至于签订多边公约,通常仅设一个座位,一般由公约保存国代表先签字,然后由各国代表依一定次序轮流在公约上签字。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出席涉外酒会、宴会等活动需要注意的礼节。

  蔡艺芳:出席涉外酒会、宴会等活动,有一些国际通用的外事礼仪规则应当注意遵守。

  接到邀请(无论是请柬或邀请信)后,能否出席要尽早答复对方,以便主人安排。一般来说,对注有R. S. V. P. (请答复)字样的,无论出席与否,均应迅速答复。注有“Regrets only”(不能出席请复)字样的,则不能出席时才回复,但也应及时回复。经口头约妥再发来的请柬,上面一般那注有“To remind”(备忘)字样,只起提醒作用,可不必答复。答复对方,可打电话或复以便函。

  出席活动时抵达时间迟与早、逗留时间长与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主人的尊重,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当地的习惯掌握。迟到、早退、逗留时间过短被视为失礼或有意冷落。身份高者可略晚到达,一般客人宜略早到达,主宾退席后再陆续告辞。出席宴会,在我国一般提前几分钟或按主人的要求到达。出席酒会,可在请柬上注明的时间内到达。确实有事需提前退席,应向主人说明后悄悄离去。也可事前打招呼,届时离席。

  参加他国庆祝活动,可以按当地习惯以及两国关系,赠送花束或花篮。

  应邀出席宴请活动,应听从主人安排。如是宴会,进入宴会厅之前,先了解自己的桌次和座位,入座时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写着自己的名字,不要随意乱坐。。

  进餐时要文雅。闭嘴咀嚼,喝汤不要啜,吃东西不要发出声音。如汤、菜太热,可稍待凉后再吃,切勿用嘴吹。嘴内的鱼刺、骨头不要直接外吐,用餐巾掩嘴,用手(吃中餐可用筷子)取出,或轻轻吐在叉上,放在菜盘内。吃剩的菜,用过的餐具牙签,都应放在盘内,勿置桌上。嘴内有食物时,切勿说话。剔牙时,用手或餐巾遮口

  无论是作主人、陪客或宾客,都应与同桌的人交谈,特别是左右邻座。不要只同几个熟人或只同一两人说话。邻座如不相识,可先自我介绍。

  祝酒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可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注意不要交叉碰杯。在主人和主宾致辞、祝酒时,应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主人和主宾讲完话与贵宾席人员碰杯后,往往到其他各桌敬酒,遇此情况应起立举杯。碰杯时,要目视对方致意。宴会上相互敬酒表示友好,活跃气氛,但切记喝酒过量。

  在社交场合,无论天气如何炎热,不能当众解开钮扣脱下衣服。小型便宴,如主人请客人宽衣,男宾可脱下外衣搭在椅背上。

  喝茶、喝咖啡时,如愿加牛奶、白糖,可自取加入杯中,用小茶匙搅拌后,茶匙仍放回小碟内,通常牛奶、白糖均用单独器皿盛放。喝时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小碟。

  吃梨、苹果,不要整个拿着咬,应先用水果刀切成四、六瓣,再用刀去皮、核,然后用手拿着吃,削皮时刀口朝内,从外往里削。香蕉先剥皮,用刀切成小块吃。橙子用刀切成块吃,桔子、荔枝、龙眼等则可剥了皮吃。其余如西瓜、菠萝等,通常都去皮切成块,吃时可用水果刀切成小块用叉取食。

  中餐的餐具主要是碗、筷,西餐则是刀、叉、盘子。通常宴请外国人吃中餐,亦以中餐西吃为多,既摆碗筷,又设刀叉。刀叉的使用是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将食物切成小块,然后用叉送入嘴内。每道菜吃完后,将刀叉并拢排放盘内,以示吃完。如未吃完,则摆成八字或交叉摆,刀口应向内。吃鸡、龙虾时,经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开吃,否则可用刀叉把肉割下,切成小块吃。切带骨头或硬壳的肉食,叉子一定要把肉叉牢,刀紧贴叉边下切,以免滑开。切菜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撞击盘子而发出声音。不容易叉的食品,或不易上叉的食品,可用刀把它轻轻推上叉。除喝汤外,不用匙进食。汤用深盘或小碗盛放,喝时用汤匙由内往外舀起送入嘴,即将喝尽,可将盘向外略托起 。吃带有腥味的食品,如鱼、虾、野味等均配有柠檬,可用手将汁挤出滴在食品上,以去腥味。

  用餐时如果由于不慎,发生异常情况,例如用力过猛,使刀叉撞击盘子,发出声响,或餐具摔落地上,或打翻酒水等等,应沉着不必着急。餐具碰出声音,可轻轻向邻座(或向主人)说一声“对不起”。餐具掉落可由招待员送一付。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作为观众出席涉外文艺演出时需要注意的礼节。

  蔡艺芳:首先,接到请柬后应就能否出席及早回复主人,以免场地空缺,影响气氛。

  请柬如附有座位号码,应对号入座。如无座次,到现场按本人身份地位了解座位分配情况,然后入座,勿贸然坐到贵宾席。入座应脱帽。妇女可带披肩或大衣入场。

  演出进行中应保持肃静,不要谈话,不要大声咳嗽或打哈欠,更不要打瞌睡。观看节目,主人可略作介绍,以让客人自己欣赏。

  节目在演出进行中不要贸然鼓掌、叫好,更不要做出吹口哨等不雅行为。节目终了,一般报以掌声。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在拜访外国友人工作场所或者私人住宅时需要注意的礼节。

  蔡艺芳:到外国人办公室或住所,均应预先约定、通知,并按时抵达。如无人迎候,进门先按铃或敲门,经主人应允后方得进入。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则不得擅自进入。

  因事急或事先并无约定,但又须前往时,则应尽量避免在休息时间打扰对方。经主人允许或应主人邀请,可进入室内。尽管有时洽谈的事情所需时间很短,也应进入室内,一般不要站在门口进行谈话。在预先并没有约定的情况下,谈话的时间尽量不要过长。

  应邀到外国人家里拜访、作客,应按主人提议或同意的时间抵达,早到或迟到都是不礼貌的。如发生迟到的情况,应致歉意。

  不经主人的邀请或没有获得主人的同意,不得要求参观主人的庭院和住房。在主人的带领下可参观住宅,但即使是较熟悉的朋友也不要去触动除书籍、花草以外的个人物品和室内的陈设。

  对主人家中的人都应问候,尤其应问候夫人(丈夫)和子女。离开时,应有礼貌地向主人告别,感谢主人的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