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市外办《外事深视界》专栏——牵线搭桥促科技创新结硕果,民间外交力推国际交流合作

市外事办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2日
视力保护色: 字体:

W020171222402534193284.jpg

W020171222402534298715.jpg

▲基金会资助“吱吱喳喳读图夜”等众多国际交流合作品牌项目。

W020171222402534353028.jpg

▲通过举办各种品牌项目活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更趋频繁。

深圳外事”十三五“规划绘制外事工作蓝图 助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创新之城

  以开放创新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国际影响力,外事搭台聚集高端要素资源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开展高层次民间外交活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更趋频繁……近年来,深圳对外交往和国际合作持续深化,国际化城市建设水平有了新提升,深圳市外事工作也紧跟城市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推动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落地,让深圳的国际化愿景照进了现实。

  如何加速深圳的对外开放进程,在国际舞台上树立深圳国际化发展的风向标?为把深圳的外事工作做得更好,进一步推进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2016年,深圳市外办编制了深圳“十三五”时期外事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外事‘十三五’规划”),全面绘制深圳外事工作未来蓝图。

  外事“十三五”规划依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和《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是深圳外事工作发展的总体蓝图,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编制和实施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基本依据,对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外事“十三五”规划内容丰富,明确了外事工作的发展目标,其中指出要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活动等。并明确了主要任务,提出要坚持开放创新发展,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要加强国际友城网络建设,提升对外交流合作水平;聚集高端要素资源,加快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等。而这也与外事工作要坚持的“创新”、“开放”理念相契合。

  如何落实规划要求,提升深圳对外开放水平?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积极拓展民间对外交往渠道,打造深企国际化实战营、深企海外秀、“CityPlus 城市+”等品牌项目,正好印证了规划中的“开展高层次民间外交活动,打造更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和资助项目”这一目标。

  深圳市区两级联动,积极落实外事“十三五”规划。比如,在落实“以开放创新促进科技创新”这一要求方面,龙岗区积极搭建与国际接轨、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创新生态体系,未来将持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努力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平台。

  本期《外事深视界》栏目将聚焦外事“十三五”规划描绘的蓝图,讲述深圳落实外事“十三五”规划的故事,带您了解深圳是如何通过市区联动构建“大外事”格局、推动外事工作为民惠民,是如何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助力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活动 牵线搭桥促进科技创新

  外事工作推动对外交流合作更上台阶

  以开放创新姿态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开展高层次民间外交活动提升深圳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在贯彻落实外事“十三五”规划中,深圳外事工作主动适应形势变化,抢抓发展先机,促进对外开放,服务创新驱动,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与时俱进汇聚更多国际高端资源

  如何支持营造更有利于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政策环境,这是外事“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要求,外事工作也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推动著名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国际高端创新人才团队落户深圳。

  比如说,在吸引国际高端创新人才团队方面,在深圳市外办、龙岗区外办等部门的推动下,龙岗区与香港皇权集团等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新增两所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和一个海外创新中心,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

  这一系列的成果,正是外事“十三五”规划提到的“以开放创新促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深圳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力体现,也是外事工作服务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的生动写照。

  一批国际化品牌项目在深圳“生根”

  为进一步落实外事“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要通过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开展高层次民间外交活动”,深圳市外办推动发起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加强推进对外交流合作,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近年来,该基金会借助各类社会资源拓展民间外交,开展深企国际化实战营、深企海外秀等品牌项目外,还开展国际菁英交流计划。截至目前,已经连续3年在深圳开展迪拜DBI青年实习项目,为多名深圳优秀大学生提供在迪拜免费学习经商之道的机会,以及开展创客西游项目,组织深圳创客们前往“创客圣地”硅谷、英国开展交流。

  创新方式助推创新发展资源落地

  长期以来,深圳外事工作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方式,融入“互联网+”元素。今年,由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主办的深圳国际交流合作信息平台““CityPlus 城市+”,让拥有对外交流合作诉求的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各类机构实现互联互通,已汇聚300余个深圳各行各业的企业,共话国际交流合作,共享国际交流新机遇,助推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

  为提升深圳对外交流水平,深圳市外办将继续发力,积极牵线搭桥举办有国际影响力活动,推动更多优秀国际化创新性发展资源落地深圳,通过有针对性的国际布局战略,构建未来深圳对外交流合作新的风向标,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更加频繁。

  1

  开放创新促进科技创新结硕果

  三大研究院落户助力科创领域合作

  “创新全球化”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目标。2017年6月20日,港中大(深圳)霍普克洛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落户龙岗,深圳再次迎来世界顶尖水平研究院,这是深圳推动对外开放融入国际创新圈的典例,也是龙岗区科创领域国际合作又一新的里程碑,是龙岗区深入实施外事“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以开放创新促进科技创新”要求的体现。

  三大研究院落地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缩影

  成立后的港中大(深圳)霍普克罗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将开展世界一流的研究,探索新的计算理论和应用模式,满足目前崭新的、普适交互的数字时代真正信息获取的需求。

  早在2017年4月,以两位诺贝尔奖科学家名字命名的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宣告成立,这3所研究院的设立,为龙岗国际化科研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今年以来,为切实做好深圳“十三五”时期外事工作,龙岗区积极对接深圳市创新十大行动计划,加大国家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引进力度,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夯实创新基础、增创创新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助力深圳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中心

  为何能吸引汇聚高端发展创新型资源,图灵奖得主霍普克洛夫特教授的回答令人振奋:“因为深圳很有责任感。”这期间离不开龙岗区外事办牵线搭桥,为科技创新领域国际合作提供支持资源。

  近年来,龙岗区始终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发展的抓手,全力打造深圳东部科研创新中心。其中,深圳国际大学园的“智核”功能最为耀眼,成为中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最多、最为集中的区域。

  近两年来,龙岗区成功引进了一批国际上一流的大学落户,如北理莫斯科大学等高校,这将为深圳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中心,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强大支持。

  2

  资助打造众多国际交流合作品牌项目

  高层次民间外交 加深城市间连接

  城市的连接创造价值,城市的连接改变世界,深圳不断开展高层次民间外交活动,国际交流合作更趋频繁。2017年3月,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简称“基金会”)的品牌项目“深企国际化实战营”将其欧洲首营选在纽伦堡,基金会主席王石带领25名深企领袖深入“欧洲工业心脏”,全面展示深圳新生代企业家风采。

  开展高层次民间外交活动

  为贯彻落实外事“十三五”规划当中提到的“开展高层次民间外交活动”、“加强与世界知名企业、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等,基金会借助各类社会资源拓展民间外交,开展富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加强深圳与世界的连接。

  开设“深企国际化实战营”,促进民间外交取得积极成果,深圳在国际友好交往中的姿态日显成熟。基金会成立以来,深企国际化实战营“三次走进深企”、“三度跨洋学习”,让深企了解到深圳企业的国际化定位。

  以今年3月份举办的“深企国际化实战营”活动为例,作为深圳纽伦堡结好2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一项重头戏,参加实战营的企业深入西门子、奔驰、宝马工厂,实地感受“德国工业4.0”精髓,并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习“德国工业4.0”经典课程,有效推动深圳与德国企业之间的务实合作。

  资助众多国际交流合作品牌项目

  外事“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在开展高层次民间外交活动中,要提升品牌项目质量、聚焦关键项目资助,打造更具社会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和资助项目。

  为此,基金会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成立以来资助众多国际交流合作品牌项目。截至目前,共资助包括深圳企业英语联盟(英语角)、“吱吱喳喳读图夜”、2016年“深圳市民讲外语”英语大赛等项目。

  可以期待,在深圳市外办的大力支持下,基金会将继续聚焦关键领域项目,提升品牌项目质量,充分联合各大企业、高校、智库、社会组织等民间力量,打造具备战略眼光、社会效益、公众影响力的特色自主品牌项目。

  “深化友城实质合作,推动经贸务实合作,加大对国际友城投资环境的研究力度,有针对性地鼓励深圳企业在友城拓展国际业务”,这也是外事“十三五”规划提出的要求。对此,基金会将继续深挖友城资源,开展高层次民间外交活动,拓展民间对外交往渠道,加强与世界知名企业、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提升城市国际化综合水平。

  3

  “城市号”让交流更加便利

  “CityPlus 城市+”引领深圳更加开放

  以相交促相知,以相知促相亲。12月17日,在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主办的“深士荟——2017深圳国际交流合作盛典”上,由深圳市外办联合市委宣传部,指导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打造面向全球城市的国际交流合作信息共享网络“CityPlus 城市+”,有力推动经贸、人文、科教等各领域开展全方位交流和实质性合作。

  将盘活84个国际友城信息和资源

  外事“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要促进国际交流更趋频繁。目前,深圳拥有84个国际友城,国际交流资源十分丰富,如何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盘活共享、“为我所用”,一直是深圳外事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

  随着国际合作交流需求日益增多,“CityPlus城市+”应运而生,打造网罗各色城市性格的大型社交平台,针对政府部门、企业、社会机构、高校、文体机构和国际组织,让城市之间便捷、高效地互通一手资讯。

  据介绍,每个入驻城市均拥有自己的“城市号”,在“CityPlus城市+”平台上,国际城市间既可以在线上共享信息,也可以进行线下交流互动,“城市号”用户也可以利用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对城市进行多维度、个性化的宣传,包括进行城市推介、发布城市动态和会展信息。同时,各类入驻机构发布的交流合作信息也将在展示在“城市号”中。

  已有300多家机构进驻“深圳号”

  要提升深圳国际影响力,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更加频繁,“CityPlus城市+”平台给出了新的路径方向,让拥有对外交流合作诉求的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各类机构实现互联互通。该项目负责人表示,此平台的创建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深圳的国际影响力,为深圳品牌助力,提升海外的知名度,打造一个深圳对外宣传的窗口。

  同时,“CityPlus城市+”平台更好地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从促进深圳与友城的交流为出发点,带动深圳与全球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利用最新的网络通讯技术,更好的服务外事,服务企业,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目前,“CityPlus城市+”已开放了深圳的城市号,经过前期内测,现有300多家优秀的深圳企业、社会组织和高校等机构进驻“深圳号”。在国外,深圳已向荷兰、捷克以及西雅图、纽伦堡、开普敦、筑波、釜山、巴塞罗那等外国城市的相关政府部门和民间机构发出邀请,并得到积极响应,国外城市号将在“城市+”平台发布后陆续开放。

  对外开放: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将用好用足国家和地方外交外事资源,充分联合各大企业、高校、智库、社会组织等民间力量。

  国际化建设:基金会将携手国内外智库机构,找准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关键指标和发力点,为提升深圳国际化城市品位和国际知名度,形成城市文化标签研提工作建议。

  交流合作:龙岗区外事办将加大对全区各领域、各部门对外交流合作统筹力度,进一步拓宽对外合作交流渠道,丰富项目形式,提升项目质量,争取更多省、市级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落地。

(信息来源:深圳晚报,资料收集:秘书处 张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