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823号备案号:粤ICP备2022081679
主办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深圳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技术支持:深圳市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
建国际一流园区,促产业创新升级
2016年9月29日,市外事办和深圳晚报联合主办“深圳外事风采录”,本期介绍了光明新区:创新对外合作为企业发展谋福利。
(2014年ITF深圳国际元老网球巡回赛)
建设国际一流产业园区吸引国际巨头走进来,助力优秀企业与产品走出去,深化国际友城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际文化体育赛事……近年来,光明新区外事服务工作影响到经济、文化、体育、生活等方方面面,让市民深切感受外事服务带来的民生利好。
对此,光明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邝兵表示:光明新区外事工作是新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绿色新城”的桥梁和支撑。“现代化”“国际化”是要以世界先进水平为标杆,加快对外合作与交流,新区外事工作在我们促进开放发展、吸引国际化人才、引进国际项目,乃至提升辖区市民对外交流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区现代化国际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光明新区外事工作将与新区共同进步,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外事在身边
搭台服务产业园区跻身世界一流
在光明新区,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业园区跻身世界一流,为优秀企业走出去搭建国际交流与创新平台,这些都是光明新区外事办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光明新区将不断通过外事服务平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先国际,助力优秀企业走出去提升海内外知名度。
布局海内外发展产业园区
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的光明国际平板显示园区,坐落在深圳市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核心位置,目前已被评为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全市首批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结合国际先进园区的发展路径,探索立足于光明实际的新型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光明新区一直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产业园区,光明国际平板显示园区逐渐形成“国内领先、跻身世界一流”的态势,园区内不仅聚集了平板显示产业上中下游多家本土企业,更吸引了旭硝子等国际巨头纷至沓来,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平板显示产业链。
“该产业链在全国来说是最完整的,就单个城市产业链的完整性而言,不但在全国是仅有的,在全球也是罕见的。”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这样评价,产业园区的发展离不开外事工作提供的服务支持。
搭建企业对外交流创新平台
如何为企业搭建对外交流与创新平台,助力技术创新走进来,助力优秀企业与产品走出去?在加快建设国际化园区的同时,光明新区对企业和产品国际化的具体引导和扶持上也不遗余力。仅在2015年高交会期间,光明新区就分别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举办芬兰巧思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进驻中国市场宣讲会。
不仅如此,光明新区还通过打造留学生创业园、引进国际化人才、组团参加国际展会等方式积极带动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其中,光明新区三大传统产业之一钟表产业发展就是一个例子,自2007年开始,光明新区就积极组织钟表企业参加世界顶级的钟表珠宝专业展会--瑞士巴塞尔钟表珠宝展,吸引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并为新区钟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获得国际订单,加快海外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中国手表的旗舰企业“飞亚达”对此感受颇深,飞亚达集团章经理表示,光明新区对入驻企业非常关注,不仅定期协调解决企业问题和需求,还积极举行钟表基地工作坊,注重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规划建设经验,对钟表基地现有规划、设计进行了梳理和加快建设。”他表示,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上下游配套逐渐便利、完整产业链集群逐渐形成,将有力促进中国钟表行业发展,提升品牌知名度。
友城交流频繁促成务实合作
光明新区不断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对外业务需求,积极开展国际友城交流合作。
早在2013年,光明新区即与荷兰阿尔梅勒市政府签订协议,约定共同组建中荷光明新城中外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光明新城规划建设提供顾问咨询服务。2015年,双方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召开光明凤凰城中外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暨“凤凰城开发指导规划”专题研讨会,光明新区钟表基地工作坊、光明绿环工作坊等,通过友城交流促成一系列务实合作。
今年7月,光明新区组团赴中欧参加国际新城日大会,参观了荷兰阿尔梅勒等极具借鉴意义的绿色新城,与当地的城市官方及学术机构召开小型学术会议,在能源利用、城市规划、气候保护、交通出行、建筑节能、垃圾处理等各方面进行学习交流。
近几年来,现已与荷兰阿尔梅勒市、俄罗斯萨马拉州、瑞士伯尔尼州等多家城市建立友城联系机制,既在城市建设方面展开研究探讨,也在信息通讯、精密制造、高新技术等行业深化合作,既为新区发展带来新思路新视角,也为新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化”社会大环境。
外事直通车
文化
光明新区草地短片嘉年华已成功举办3届,展映了法国、西班牙、墨西哥等众多国家的优秀作品,市民不出国门就可以欣赏到国际一流短片,领略到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影视艺术魅力的文化需求。
服务
2015年,光明新区联合市外事保障中心编写了新区专用英语培训课本,为进驻光明新区的外资企业提供服务,确保沟通无障碍。
体育
自2014年以来,ITF深圳国际元老网球巡回赛持续在光明新区举办,市民可以近距离感受国际体育赛事的氛围。
培训
光明新区定期为机关干部职工举办英语培训班,提升干部职工对外沟通能力;完善政府网站双语化建设,提升新区政府网站国际化水平;开展英语演讲大赛,选拔优秀英语人才。
数读外事圈
光明留创园于2013年开园以来,引进了34个留学创业项目,43名留学创业人才,超过100项企业申请专利,8家企业承担科技计划项目,12家企业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研发,11家企业已初步投产并开展销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自2014年以来,光明新区每年举办10余次机关英语角活动,累计参加人次近千人,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英语角先进平台。
外事大家谈——释放福利政策,惠及辖区企业
长期以来,光明新区都在为企业建立自主品牌牵线搭桥,并致力拓张企业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出台了多种福利政策助力企业做大做强,组织企业在国内外展会上亮相,深圳市今视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一系列福利的受益者。
2008年,深圳市今视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搬迁至光明新区新健兴科技园,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该企业在各种对外交流平台不断亮相,企业品牌逐渐享誉全球,目前自主研发了30款产品,在国内各大中城市中拥有15家办事处,在国际上与40多个国家建立了商务合作,这些都得益于光明新区为企业搭建创新交流平台这一举措。
光明新区还不断出台多种福利政策,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提供各项津贴,鼓励企业创新创造,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其中,今视通企业所在的新健兴科技园号称“五星级厂房”,不仅园区规划好、厂房租金成本低,整体配套设施还非常齐全,包括了公寓、宿舍、商业超市等,能更好地满足员工工作生活需求。
“科技组团”也是光明新区在对外交流中推出的“特色菜”。比如说,为提升科技产业对外交流活力,光明新区不断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国内外各大展会,每年高交会和国际电子消费展都有许多高科技创新产品亮相,提升品牌知名度,带动了光明新区品牌建设。
(信息来源:深圳晚报,资料收集 秘书处:黄仪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