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823号备案号:粤ICP备2022081679
主办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深圳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技术支持:深圳市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
市区两级联动给力 外事工作为深圳市民赢福利
▲深圳学生拜访饭山市小学校,并与饭山市小学生交流互动。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12月5日,第六届深圳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周拉开序幕,来自德国、荷兰、希腊等9个国家12座城市的艺术家们为深圳观众献上了12场演出和艺术活动,参与艺术周的市民纷纷直呼过瘾,感叹自己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际文化盛宴是如此幸福,为自己生活在深圳这个高精尖绝齐聚的城市感到自豪。
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周是深圳国际友城大家庭在文化和艺术平台上的欢聚,是深圳国际友城间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丰硕交流合作成果的艺术体现,更是深圳市区两级外事办公室(以下简称外办)紧密联动,全力推进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落地生根的实证。
一直以来,深圳外事坚持为国家总体外交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方针,全力打造“大外事”格局,充分利用外事工作的专有渠道,为深圳的社会进步和市民生活提升贡献力量。为平衡发展,深圳市区两级外办坚持无间联动,以切实有效的工作机制,织建网络,精准交流,全力促成国际合作项目落户深圳。
为保障外事政策的贯彻落实,外事管理、外事服务的全面到位,市外办实施办领导挂点联络各区工作机制,把市外办领导指导各挂点区外办开展工作、到区外办及企业单位调研、了解区外办需求、解决各区外办遇到的难点问题等常态化,为市区两级各项外事工作顺利开展夯实了基础。
友城工作是深圳外事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深圳外事工作中能全方位无死角服务深圳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全能手。一直以来,市外办实行“大友城”工作机制,市区两级联动,重点开展与友城在经贸、医疗、教育、文化、产能和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对口交流合作。
近年来,友城交往惠及民生的收获颇为丰富,深圳市民随时都能享受到无处不在的友城福利。本期栏目,我们将以友城交往为例,以点带面,讲一讲外事工作如何通过市区联动,为深圳社会生活谋福利的故事。
▲在2017 年的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周上,国际友城艺术唱响“友谊之声”
外事大事记
市区联动推进友城对口交流合作
一次次跨国互访的友好交流,一场场汇聚海内外资源的交流合作活动,让两座隔着千山万水的城市拉近距离,结出丰硕的果实。从结交友城到开展经贸、文化、教育、科技合作,深圳不断推行市区联动、整体推进的“大友城”工作机制,保障深圳各区(新区)、各单位与发展契合度高的友城开展对口交流合作。
深圳国际朋友圈遍布五大洲
从1980年结交第一个国际友城美国休斯敦,到今年新结交国际友城立陶宛维尔纽斯市,深圳已经和全球54个国家的84个城市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形成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国际友城网络。
随着深圳不断深化与友城的务实合作,健全友城合作机制,国际化城市建设成果日益丰硕。如今,深圳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周、深圳国际友城联络员会议、友城经贸洽谈会等一系列活动也已成为深圳国际友城交流的品牌活动,助力友城间开展信息、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合作。
市区联动开展友城对口交流合作
为突出国际友城网络建设的“深圳质量”,深圳推行市区联动、整体推进的“大友城”工作机制,保障深圳各区(新区)、各单位与发展契合度高的友城开展对口交流合作。还设立了友城联络专员制度,规范统一友城日常工作标准,加强对友城工作的统筹指导。
在对国际友城的产业结构、发展优势、潜在需求等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各区(新区)、各单位的特点和对外合作的需求基础上,市外办分批制定与国际友城开展对口交流合作的方案,提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口的友城、建议合作的领域和项目,加强与国际友城开展更为精准的对口交流合作。从对近几年机制运作的实际看,成效是相当明显的。
重点领域和产业合作亮点纷呈
得益于市区联动、整体推进的“大友城”工作机制,深圳与国际友城在经贸、文化、教育、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等诸多领域开展了实质性合作。
比如,深圳引入德国工商总会驻外机构开设的职业培训认证体制,与德国纽伦堡地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抓住中瑞自由贸易区设立的机遇,加强与伯尔尼州在钟表等高端消费领域的合作;开展与英国伦敦金融城、英属维尔京群岛在金融领域的深度合作等,这些都是市区联动推进友城工作的成果体现。
整合全市资源精准交流合作
纵观一个城市的国际范,拥有一张对外交流的全球网络是一个重要标签。在友城工作蓝图中,深圳将统筹全市资源,大力发展一批新友城,推进国际友城网络建设。将不断引领推进各国友城之间的交流,进一步突显出深圳国际友城的全球网络效应,更好地服务于国际化城市建设。
深圳市外办也将不断发力,推动落实与国际友城开展对口交流合作机制,加大对对口交流合作文件督查督办力度,指导各区(新区)、各部门和行业协会与具有较强互补性和较大合作潜力的友城开展务实合作,支持发展友城民间合作机制。同时,支持各区与友城在港口、低碳、制造业等领域开展专项合作。
可以期待,深圳与友好城市之间友好往来的温暖记忆,将在城市文明历史进程中刻下属于深圳的国际化印记。深圳也将以更国际化雄姿,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迸发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1.国际友城艺术周唱响“友谊之声”
12月5日,第六届深圳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周以德国纽伦堡交响乐团的一首“友谊之声”拉开序幕。舞台上,音乐奏响,精彩献艺,观众席里,人头攒动,掌声阵阵。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上演,其背后彰显了深圳以艺术为媒,积极拓展友城网络,开展务实交流的对外开放发展的姿态。
友城牵手二十载邂逅艺术周
1997年5月27日,德国纽伦堡地区和深圳市正式结为友好城市。这一时刻,被德国友人幽默地形容为两地签下了一纸“婚书”,拉近彼此间距离。这也宣告两地文化交流从此拉开序幕。
2009年10月,一个寒冷的欧洲之夜,纽伦堡大剧院座无虚席、热情弥漫。深圳交响乐团与纽伦堡艺术家共同演绎的中国佛教首部交响乐《神州和乐》盛况空前,连续3次谢幕,观众仍意犹未尽不肯离开。正是通过观看深圳交响乐团的演出,更多德国人认识了一座年轻的城市——深圳。
如今,这段友谊已经持续了整整20年。2017年12月,德国纽伦堡再次邂逅深圳,在第六届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周期间,又一次奏响了“友谊之声”,为深圳市民献上了精彩的演出。
▲国际友城艺术家为深圳市民献上精彩的节目
200名友城艺术家献上文化盛宴
事实上,从11月底开始,陆续抵达的国际友人便让深圳变得热闹起来。不仅是德国纽伦堡,从11月28日至12月8日,来自9个国家12座城市的艺术家们,在深圳音乐厅、观澜文化艺术中心等地,为深圳市民献上12场视听盛宴,德国吉森现代舞团、以色列海法“海珀”实验剧团、波兰舞蹈剧场现代舞……让深圳人一睹异域风情表演。
多年来,推动深圳与国际友城开展文化交流,这一直是深圳市外办工作中的一抹亮色,深圳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周正是一个精彩的缩影。
从2007年以来,深圳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周已成功了举办六届,已成为深圳促进国际友城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来自57个友城艺术团的约1000多名艺术家来深为深圳市民献上了64多场演出,让深圳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国际文化盛宴。
2.首办友城联络员会议探讨务实合作
2017年5月12日,阳光如往常一样照射在深圳这座前进不已的城市,然而与往日不同的是,这一天,深圳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国际友人。来自14个国家16座友城的32位联络员汇聚鹏城,共赴首届深圳国际友城联络员会议。
14国友城联络员开启访深之旅
5月12日,历时近半年筹备的深圳国际友城联络员会议在深圳首次举办。这一天,会议厅里不时传出阵阵掌声,一改传统外事会见的形式,来自深圳国际友城大家庭的友城联络员们共聚一堂,共叙友谊、共谋发展。
不同于以往的友城高端来访团组,此次参会的都是平日忙碌在友城工作一线的联络员。当天,16名友城团长逐一围绕“分享友城工作经验、探讨友城合作”的主题,为深圳友城发展和国际化城市建设献计献策。
在深圳的交流之旅让他们收获满满,他们在交流中畅谈“体验深圳之旅”中所见所得,表达了与深圳加强在创新、教育、旅游等各领域合作的强烈愿望。
举办国际友城联络员会议是深圳市外办推进友城工作一大创举。此前,深圳市外办曾陆续举办过国际友城外办主任会议和市长圆桌会议,此次友城工作一线的联络员共聚一堂尚属首次,通过联络员的亲身体验交流,更加高效务实地推进友城间合作。
2018年,深圳市外办将举办深圳国际友城联络员会议,将邀请美大、欧非、亚洲地区友城的市长、国际关系部门或其他政府代表出席会议,邀请友城代表共同探讨未来友城交流合作的建议和设想,并签署两地友好交流合作计划。会议期间,将安排友城联络员参访深圳重点企业,并与对口交流合作的区、部门进行座谈,落实深圳友城对口交流合作机制。
设联络专员推进重点领域合作
随着友城工作不断纵深拓展,如何不断完善友城工作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友城工作队伍,提升友城交往水平,这要求外事工作不断创新突破。
对此,深圳市外办加大力度,严格落实“友城联络专员制度”,每个友城指定一名联络专员,负责与友城的日常联合沟通,协助推进落实与友城的重点合作项目,为各区各部门对外交往牵线搭桥。同时,调动、整合全市资源,实现市区联动,发动各区、各部门与友城开展对口交流。
近年来,深圳也充分利用友城这一宝贵资源,借助友城平台推动深圳与各友城政府部门、专业机构、高校、民间组织之间的合作,通过逐步落实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项目,不断充实友好合作平台内容,为城市间友好合作探索道路、积累经验。
3.市区联动 友城建设频开硕果
2017年5月15日,福田区与加拿大奥克维尔市双方正式结为友好交流城区,至此,福田友城大家庭增加至五名,海外“朋友圈”扩大至北美,友城数量在深圳市各区名列第一,成为国内友城建设发展最快的城区之一。
一封邀请信牵出两城佳缘
在深圳友城工作中,福田区是第一个与国际城市建立友好交流关系的区级政府。在市区联动、整体推进的“大友城”工作机制下,友城建设频频开花结果。2015年,在深圳市外办的引荐下,福田区在与加拿大奥克维尔市建立联系。
两城能结为友好交流城市,源自于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书信。2016年新年伊始,时任福田区区长肖亚非致信奥克维尔市市长罗伯特·霍华德·伯顿,感谢奥克维尔市希望与福田区建立友好城区的美好意愿,并诚挚邀请罗伯特·霍华德·伯顿市长率团访问福田区,加强了解并商谈双方建立友好城区等事宜。2016年5月18日,罗伯特·霍华德·伯顿市长回信致肖亚非,感谢肖亚非的盛情邀请,并表示将于2016年7月初率团访问福田区并商讨经贸发展、教育等方面合作、友好城区建立等事宜。
此后,双方互访频繁。2017年5月15日,福田区与加拿大奥克维尔共同签署了《福田区与加拿大奥克维尔市友好合作备忘录》,双方正式结为友好交流城区。
短短几年间,福田区友城建设经历了无数难忘的时刻。2012年7月,福田区与日本长野县饭山市签署友好交流与合作备忘录,正式拉开了福田区友城建设的序幕。2013年,福田区与法国伊西莱·莫利诺市建立友好关系。2016年,福田区相继与俄罗斯陶里亚蒂市、韩国首尔江南区两个城区缔结友城。今年,又一座友城奥克维尔纳市纳入福田区友城网络中。
友城合作蓝图照进现实
友城之间能否实现共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友好城市间能否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如何通过找到友城双方互利互惠的契合点,强化并深化友城纽带关系,福田区不断深化友城合作交流,而市区联动、整体推进的“大友城”工作机制也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近年来,福田区针对城区资源禀赋和发展规划的互补性,采取灵活、务实的合作策略,通过产业对接、文化交融赋予了友城交往旺盛的生命力,让友城协议上的内容从蓝图照进了现实。比如,日本饭山市是以农业为主的小型城市,经贸交往需求不强烈。福田区主动利用姊妹学校、友好协会等活动主体,开展文化、教育、体育交流,取得良好的效果。
市区联动为福田区拓宽友城网络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深圳市外办指导各区、各部门和行业协会与具有较强互补性和较大合作潜力的友城开展务实合作。福田区不断整合全市的资源,将友城互访与各种经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举办经贸洽谈会、投资说明会,在寻求经贸合作中推介福田城区形象,提升福田国际知名度。
可以期待,随着市区联动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友城间交往将更加频密,一系列合作交流成果也将惠及民生,推动深圳对外开放发展。
外事直通车
友城:深圳市外办将不断优化友城网络布局,与国际友城在重点领域和产业开展专项合作,整合全市资源,开展与友城务实合作。
合作:2018年,重点推进与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务实合作,支持发展友城民间合作机制,不断深化拓展交流合作。
活动:2018年,深圳市外办将举办深圳国际友城联络员会议,邀请友城代表参访深圳重点企业等,共同探讨未来友城交流合作的建议和设想,并签署两地友好交流合作计划。
福田区将继续做好国际交流合作资金资助的“深圳福田国际城区影像节”、“福田区民间艺术国际友好城市巡回展”等优质品牌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进一步提升福田区国际化影响力。
(信息来源:深圳晚报,资料收集:秘书处 张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