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对话国际名人

市外办“对话国际名人”专栏:专访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格拉布斯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3日
视力保护色: 字体:

  2014年5月13日,市外事办和深圳特区报联合主办第7期“对话国际名人”专栏。本期专访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格拉布斯,他畅谈深圳有产生伟大企业的条件。

W020141019457254079797.jpg

W020141019457255487694.jpg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格拉布斯

  罗伯特·格拉布斯: 美国化学家,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教授,其开发的催化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烯烃复分解反应催化剂,全球排名前100名的制药和化工公司中有70多家采用了他研发的催化剂技术。近年来,他转向新型生物材料研究,并加入广东省“人造视网膜”创新团队,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组织下,该团队将在深圳研发“新一代人造眼”技术。

  以下是本期专访内容:

  在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的资助下,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罗伯特·格拉布斯(Robert·H·Grubbs)日前到访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先进院的科技工作者交流。期间,深圳特区报对其进行了专访,格拉布斯分享了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心路历程,并盛赞深圳的创新环境。

深圳有硅谷气质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格拉布斯多次到访中国。去年,他首次来到深圳,为深圳良好的环境和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所折服。“深圳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发展非常迅速。这里的高科技发达,有硅谷气质。”

  格拉布斯认为,产业的聚集对于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他举例说,自己所在的加州理工大学虽是很好的学校,但是由于周边的公司少,很难做出大的产业。但硅谷情况则不同,“产业的聚集,更容易产生好的公司。”

  “我知道深圳有腾讯等一些大的企业,同领域的公司汇聚在一个地方,可以积聚资源和人才,一旦形成这种聚集,无论对公司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是很好的。目前,深圳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能产生更多伟大的企业。”

看好新型生物材料发展前景

  格拉布斯去年加入先进院“人造视网膜”创新团队,主导开展新型植入式生物器械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

  他表示,现有的人造视网膜技术能让盲人实现开门、打球等简单的生活动作。而其所在团队研发的新一代人造眼的高分辨彩色视网膜将使失明患者的视觉接近正常视力水平。失明患者在20米外的脸部识别能力可达到视力正常者在80米外的识别水平,获得7种RGB彩色视觉,甚至可识别小至20号字体。

  格拉布斯表示,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需要新的技术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实现功能性替代。因此,生物材料的前景会非常广阔。

  对于人造眼未来的产业化,格拉布斯表示,第一代人造视网膜从研发到市场化花了10年时间,预计第二代花的时间会缩短至5年左右。

得诺奖缘于好方向加好运气

  诺贝尔奖是无数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奖项,对于自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格拉布斯表示,获奖是对自己和学生工作的认可,“做学术,不是为了赢得奖项才做,找对研究方向,以及好的运气,都很重要。”

  他告诉深圳特区报,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诺贝尔奖会改变他的生活。但自己获奖后,依旧在高分子领域进行研究。

  “莫言领取诺贝尔奖的时候,我也在现场,很为中国人高兴。”对于中国何时在科学领域产生自己的诺贝尔奖得主,格拉布斯说,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般都年龄较大,“很多人在获奖的三四十年前,就已经是博士了,获奖得益于他们研究的积累。”他分析,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相信不久会有中国人在科技领域获得诺贝尔奖。

(资料收集 秘书处:张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