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国际化进行时

市外办“国际化进行时”专栏——开放包容:国际化典型社区“成长记”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4日
视力保护色: 字体:

  2015年9月29日,市外事办和深圳特区报联合主办第6期“国际化进行时”专栏。本期介绍了开放包容:国际化典型社区“成长记”。

W020151104414887307936.jpg

深圳国际化典型社区专题(一)

  “深圳的国际味越来越浓了,生活更加便利了。”居住在深圳的外籍居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社区里有了外国志愿者,初到深圳在“中国家”享受一站式服务,逢年过节在“国际屋”欢度家乡的节日,一个个“国际味”十足的“微社会”正悄然形成。

  2014年5月公布的《深圳市国际化城市建设重点工作计划(2014-2015年)》中,一个新颖的概念浮出水面“国际化典型社区”,福田东海、水围,南山沿山、水湾,罗湖百仕达,龙华观澜湖,盐田梅沙,龙岗华为被列入首批试点“国际化典型社区”。

  近期,记者跟随市外事办与市民政局共同开展的实地调研亲身体验了全市8个试点社区,本期将聚焦福田区东海、水围社区以及南山区以沿山、水湾社区为代表的蛇口国际化样板街区,并特邀 “深圳国际化典型社区”课题组负责人许剑波教授对不同社区的示范意义进行点评。

东海社区: 深圳版“望京”

  望京是北京久负盛名的“韩国城”,而在深圳香蜜湖街道的东海社区一个深圳版的“望京”正在悄然兴起,这里居住了300多户外籍家庭,1000多名外国人,其中80%为韩国居民。 中韩文化相互交融,为国际友人创建“中国家”……

  缘起:

  东海社区位于招商银行大厦背后,周边聚集了招商银行总部、东海国际商务中心、财富广场等大型商务楼宇,涉外企业和机构多达130多家。从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这里工作,他们把家也安置在这里,而深圳大部分韩国人都居住于此,这为东海社区建设国际文化社区提供了基础条件。

  关键词:国际友人联络站

  “居无定所、交友无门”——外国人初到异国他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来到东海社区“国际友人联络站”,这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这里为你找住处,为你搭建交流平台。深圳首家外籍人士联络站诞生在东海社区,并被国际友人亲切地称为“中国家”。

  “国际友人联络站”提供一站式多功能服务,设有三个业务窗口:外国人临时住宿登记、外籍志愿者报名登记和综合业务咨询,综合业务咨询包括租赁业务、语言培训和文化交流活动,窗口于每周五上午集中受理外籍居民的业务办理。

  关键词:外籍志愿者队伍

  为了帮助外籍人士更快地融入深圳,东海社区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首支社区外籍志愿者服务队,目前外籍义工已经超过60人,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实时细化服务项目,增加诸如“韩人义卖会”等具有国际特色的香蜜湖微公益项目,拓展社区政务服务代办点覆盖范围,使中外居民能享受到足不出小区的便捷服务。“洋义工”们因此有了更多发挥特长,服务社区,融入居民的机会。在“留守儿童关爱行动”“韩国人义卖会”等义工活动中,深深的情缘在穿着红马甲、讲述不同语言的义工志愿者队伍里绽放。

  专家点评:营造“居住文化”多样性

  东海社区地处香蜜湖黄金地段,便利的交通与商业环境吸引了以韩国人为主的亚洲移民群体在此生活并渐成气候,推动社区定位不断上扬,中外杂居,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作为居住型为主的国际化社区,东海社区尊重居民生活多样性、独立性,同时提供生活公共设施的便利性,这是此类社区成功的关键。

水围社区: 充满“国际韵味”的历史古村

  昔日的“城中村”瞄准未来的“地球村”,“最民族的才是最最世界的”, 伴随深圳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极富传统中国岭南特色的水围社区将“国际化”作为新契机,朝着国际化中心城区重点社区的方向前行。

  缘起: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水围社区是深圳“城中村”改造的先行者,往日的小渔村在国际化大背景下迎来了新的契机,正在逐步“蝶变”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的现代化社区。

  关键词:国际韵味

  一座国际化城市就是地球村村民都想去的地方?那么村民们都喜欢怎样的目的地呢?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舒适,吃的不是连锁店,而是不同国家、地区的特色饮食,在这里居住要有激发创新热情、启迪创新思路的文化气息和生活韵味。

  水围社区“软硬兼修”,岭南园林特色与现代风格并存是水围建设国际社区中的一抹亮色,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村民房屋外立面呈现出浓郁岭南文化风格,金田路西侧、福强路北侧市政工程绿化带得以规整,并新添了以渔村渔网为设计主题的休憩凉亭。水围结合社区自身特点对原村民房屋全面承包接管,对现居住人员进行置换,引入青年公寓,吸引大学生、中心区白领及外国人士居住。

  关键词:文化兴村

  以“文化兴村”打造一公里文化圈,水围社区兴建了“文化广场”、“雅石艺术博物馆”及“文化长廊”等场馆,2014年正式注册成立的水围社区文体协会积极举办各项活动,实现社区“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晚会,月月有演出”,同时还成立了一支由100多名水围原村民组成的威风锣鼓队,在重大节庆活动现场都有他们的身影。

  美食堪称一门跨越国界的艺术,水围社区致力于将“水围国际美食文化节”打造成深圳传统文化、移民文化、国际文化交融的展演。水围村特色美食连同欧美、韩国、印度、东南亚等纯正的异域美食,中外艺术家表演,为中外居民献上一场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的“全感官盛宴”。

  专家点评:保留昔日“城中村”的本土特色

  水围社区原本是一个“城中村”改造而来,但具有靠近香港的地缘优势,生活便利且成本较低,但商业繁荣。也许正是由于原先的管理不那么规范,这里反而呈现了自由的、个性化的、尊重个人隐私的生活方式。这里最能代表深圳原住民的本土文化,最具有传统岭南气息,对于境外人士反而更具有吸引力。

蛇口:开放“最前沿”再次“探路”国际化街区样本

  漫步蛇口,你可以随时邂逅各种肤色的外国人,这里如同一个“小小联合国”,长期居住着54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6000名外籍人士。不同国籍的居民和谐共处、不同文化多元共存。伴随去年12月正式启动创建“蛇口国际化样板街区”,深圳最能彰显对外开放特色的“代名词”—— 蛇口再次先行一步探路国际化街区建设。

  缘起:

  1979年,蛇口炸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毗邻香港,招商局蛇口工业区依托港务、石油产业吸引了最早的一批外籍人员,伴随产业转型升级,再造新蛇口的契机,国际高科技企业纷纷加盟,更吸引了大量外籍人士的集聚。这里山海相连,人居绿化面积居深圳之首,汇聚了深圳80%的国际教育资源和众多国际医疗机构。外籍人士逐渐聚集在此,中外居民对蛇口产生了的强烈归属感。

  关键词:国际屋

  深圳第一个按照国际化标准打造的“沿山社区”诞生了深圳最早的“国际屋”(I-House—international house),通过社区文化融合工程,让外籍人士在深圳找到家一般的感觉,其中包含了一系列新居民融入帮扶计划,包括引导中外居民组建各类文化艺术团队或兴趣协会。在沿山社区的外国人社区服务站,常年都有志愿者参与到各种国际友人联谊活动以及为外籍居民提供适应性培训、中文培训等服务,这里举办的节日庆典囊括了很多居民所在国的著名节庆,这里更像是一个国际友人欢迎中心。

  关键词:市民基本公共福利清单制

  细心的市民可能观察到在蛇口除提供中英双语标识外,一些重要路标、图标、交通指示、警示、杂志、宣传单提供三种或以上语言的版本以便外籍居民选择和辨认,办事更加接近国际惯例,沟通起来更方便。

  这一切得益于蛇口的公共服务创新,在蛇口国际样本街区建立起了市民基本公共福利清单制,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法规咨询、入境签证、证件到期提醒、住宿登记、房屋租赁咨询、子女上学咨询等日常便利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服务方式,依托沿山外国人服务站,蛇口筹建“服务信息网”和“服务热线”,形成“Online To Offline”(简称“O2O”)的服务模式。

  小U站,大不同,在蛇口不同区域里出现的“服务U站”与深圳市义工联、深圳大学外语学院开展合作,U站工作人员不仅掌握日常英语会话,在文化、礼仪等方面都更胜一筹,成为初到蛇口的外籍人士最亲切的“向导”。

  关键词:社区多元治理

  社区多元治理,让更多居民参与社区的民主决策,借鉴香港区议会做法,蛇口着力将社区工作站打造成真正的群众自治组织,形成社区党委引领,居民、业主与社团“三元”自治相结合的参与式社会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同时重点培育和发展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语言翻译类、法律咨询类等国际化社区社会组织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专业社工人才。

  专家点评: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城市社区国际化

  蛇口不只是居住型社区,更是一个综合型的以工业和社会生活为主的城区,为外籍人士创造了一个系统性的,从生活、生产、工作到社交、学习等覆盖多个层面的综合型街区。而沿山社区的发展得益于整个蛇口规划的开放性和国际化,今后蛇口样板街区应在结构、系统上注入创新元素,从而吸引更多高端外籍人士落户于此,这也是其持续迈向国际化的关键。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资料收集 秘书处:陈祺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