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国际化进行时

市外办“国际化进行时”专栏——深圳推出多项举措丰富文明城市的多元化内涵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9日
视力保护色: 字体:

  2015年4月29日,市外事办和深圳特区报联合主办第3期“国际化进行时”专栏。本期介绍了深圳推出多项举措丰富文明城市的多元化内涵。

W020150429565458755798.jpg

以素质文明赢得世界尊重

  最前沿

  从国际礼仪到深企英语联盟再到关爱行动……对于走在建设国际化城市征途上的深圳来说,城市文明意味着更加多元化的内涵,意味着市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以更加包容与自信的姿态融入世界。在推进国际化城市人文建设的过程中,深圳正在以“国际标准”来提升全体市民的文明素质与对外交流能力,不断提升和丰富的文明指数正在悄然引领深圳迈向国际化城市新境界。

  1

  擦亮深圳对外交流的“窗口”

  深圳是观察当代中国的窗口,窗口行业从业者的素质尤其是国际交往能力是体现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更关系到国际友人对深圳国际化的直观感受。

  继去年成功举办“2014年深圳市窗口行业英语演讲大赛”,市外办今年正在策划全新形式的企业英语大赛,计划以导师选拔参与者进行后期团队宣传的模式,吸引更多关注度与影响力,从而激励更多窗口人员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此外,市外办正酝酿以银行服务业为试点探索编制“窗口行业国际语言服务规范”。

  当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走出去”后,企业人员的对外交往也在无形之中成为海外人士了解深圳的重要窗口。如果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且深谙海外国家文化与风俗,那必定在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赢得更多机遇和尊重。今年3月16日,由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资助的深圳企业英语角项目正式启动,今后借助深商联6000家企业网络,深圳将打造影响力覆盖全市乃至更大范围的深企英语联盟,得益于市外办对深商联会员开展的国际礼仪及语言培训,在4月22日美国西雅图举行的“深圳日”上,部分深圳企业家已经开始用英语进行演讲及商务交流,为深企拓展海外市场营造了更多机遇。

  市文体旅游局积极落实《深圳市文明旅游“大家讲”宣传主题活动总体工作方案》,开展深圳市导游员职业技能大赛,决出39名“深圳市文明旅游金牌导游员”,以此引导深圳市民提升境外游的文明素质。

  2

  融入全球“朋友圈”的国际礼仪

  一座懂得国际礼仪的城市方能在对外交往中创造一种魔力,融入当今全球化这个“朋友圈”。 “国际文明礼仪是对外交往中的生产力,”资深外交家吴建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认为,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首先要通过市民的礼行天下向世界展示:深圳是一座充分尊重他人的国际礼仪之城。

  很多深圳市民对去年6月的“深圳国际礼仪宣传月”活动仍然记忆犹新,而今年的“深圳国际礼仪推广”系列活动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记者近日走访了活动的主办方市外办和市文明办。据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他们将利用深圳读书月、文化大讲堂、百万市民学礼仪活动等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深入开展学礼仪活动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厂、进社区,同时将定期制作播出《中华礼仪坊》电视节目,并在主流纸媒上推出《礼仪大学堂》专版,让学礼仪和讲礼仪成为普通市民的一种习惯。

  据悉,市外办将继续结合企业调研,主动上门宣讲外事纪律和国际礼仪知识,帮助广大企业员工提升对外交往能力。今年,市外办将把中小学生与观演市民作为推广国际礼仪的目标人群。目前,市外办已会同相关机构组建了国际礼仪双语试点教材编译小组,甄选并引进世界先进城市的优秀礼仪书籍,进行中英编译、插画制作等,制作富有深圳元素、符合学生审美并适宜学习英语的国际礼仪学习教材,将首次在试点中小学校推广应用。此外,“国际礼仪进校园主题活动”今年将亮相试点中小学,其中包括国际礼仪知识竞赛、话剧比赛、礼仪大使评选、绘画比赛等。

  一场音乐会最能检验出市民的文明素质高低,尤其是西方音乐会,何时需要鼓掌,如何离场等等都是“文明观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外办将在今年推出一部以“文明观演”为主题的宣传片,在音乐厅检票大厅LED显示屏及相关广告栏、“美丽星期天音乐会”和部分商业演出场次播放,同时运用音乐厅的新媒体渠道宣传普及知识,包括:在音乐厅网站播放文明观演宣传片、用微博和微信推送相关知识和小贴士。深圳多场音乐会主持人将在现场宣传讲解文明观演和国际礼仪知识,而志愿者、小记者等督导人员也将在各演出场次引导市民文明观演。

  3

  引领市民“向往美好”的人文观

  众多世界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往往都是全球各地青年人趋之若鹜的目的地城市,珍视这笔可贵的人力财富,就必须让年轻移民尽快体会到家园感,因此,城市的国际化不仅体现在林立的高楼和发达的经济,更在于市民融入社会的意识与能力。3月28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关爱办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大爱筑城——深圳关爱行动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探讨了新常态下如何把“关爱行动”放在全球视野中,推动其深入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当众多年轻人来到深圳工作生活,这座城市便应承担起引领他们融入社会这样一个功能。深圳市总工会全力打造以“新工人、新市民,大培训、大提升”为主题的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不仅培养了具有创新力的现代产业工人,也增强了他们对深圳的归属感。而关爱行动12年来则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市民在社会公共领域行为准则树立了一个标杆和人际交往的基础,在深圳迈向国际化过程中为全体市民建构了一个崇高的、向往美好的城市人文观。

  如果说关爱行动引领了市民的人文价值观,那么深圳今年重点推进的“文明出行全城总动员”活动则切实提升了深圳的文明指数,而广大国际志愿者也为此付出了大量努力。市文明办今年最新发布的我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与窗口行业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公共文明进步指数为2.54%。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公益行动四个测评项目均有提升,尤其是文明礼让斑马线,行人给司机竖起大拇指点赞已经成为深圳街头一道温馨而亮丽的风景。

  放眼国际

  以人性化城市管理激发市民“守规讲法”

  东京市民素质也是治出来的

  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公布全球国民素质道德水平排名》总是会引发全球的关注,日本已连续数年蝉联榜单冠军,东京则多次成为入选城市中的第一。这里的“国民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思想、修养、礼仪、文化、政治、体能、道德、教育等等。作为一座拥有1300多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如何成为全球“国民素质”的典范?城市管理是关键。

  东京今日之美,得益于东京市政府建立了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和高效的执行机制。政府法律和地方法规条例是城市管理的主要依据,例如在交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更加具体严厉。对于交通肇事造成人身事故的恶性事件,要求驾驶员给付即使是耗尽本人一生也赔偿不清的高额赡养费;对于酒驾造成死亡的,除经济赔偿外还要最高面临监禁20年,连同车上的乘客也会视情况被“连坐”,追究刑事责任,这些法规的实施对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日本城市里都没有专门的城管执法队伍,城市管理一方面靠的是通过教育达到国民自觉——日本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爱自己居住的街道,爱整洁。他们没有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之类的坏毛病。另一方面靠的是健全的法律和有效的管理。比如,在城市道路设摊都要经过审批,领取许可证。出现违法行为时,市政府会根据情况给予口头告知、书面提示及书面警告。为了保障排档经营者的权益,市政府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经营者的培训,并颁发培训证书。经营者大都选择及早加入相关行业协会,遵纪守法,合理经营。

  民间组织在承担城市管理职能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东京社会民间组织的形式比较多样,主要以自治会、行业协会等形式进行活动。由市民自发组织24小时值班的“青色灯”民间岗亭,就是这样一类组织。岗亭门口安装了带旋转式的蓝色警示灯,并配置专用的带蓝色顶灯巡逻车。

  我看国际化

  城市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硬件建设步入一个相对平稳和快速的轨道,此时就应当担负一个新的使命:为解决全球城市共同关切问题寻找到新的方向。我还记得深圳大运会期间的“绿色出行”活动,生态友好是全球大城市都在追寻的目标,“低碳”代表现代人类文明的一种生活方式。深圳市民主动少开车甚至停开车充分体现了一座国际性城市环保新风尚,这种风尚需要继续发扬。

  ——德国籍环境工程师约翰·博克(在深居住近10年)

  市民素质尤其是诚信素质与城市和国际竞争力息息相关,对于任何一个国际投资者来说,到一个新的国家投资开拓市场,就必须与当地人打交道,诚信是能否成功开展商业活动的根本。“诚信”这种市民素质的提升,远比提高英语水平、排队等候、为游客指路等要难得多,所以就需要政府和一些社会组织的引导。如果深圳可以在这方面继续有创新举措,就必然拥有国际竞争新优势。

  ——美国微芯公司工程师乔治·梅森(在深居住近8年)

  非常欣喜地看到深圳近年来在海内外都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尊重,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各个方面正在悄然发生巨大的变化,国际元素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座城市的国际化关键在于市民素质的提升,在于市民融入全球化的能力。深圳近年来力推的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国际礼仪宣传月等活动让每一个深圳人都得到了提升自身素质的难能可贵的机会。

  ——深圳国际形象大使、国际钢琴巨星郎朗

  这些年,深圳的城市文明不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的有序排队、餐厅礼仪、开车礼让行人等,更重要的是推出各类以人为本的活动,例如:外来工“圆梦计划”、“国际友人融合计划”、社区邻里节、国际化社区……让更多外来人才在深圳找到了家园感,城市吸引力也与日俱增。

  ——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顾问委员会委员、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副会长刘红英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资料收集 秘书处:张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