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国际名城市长访谈

国际名城市长访谈——坦佩雷:教育推动城市产业升级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8日
视力保护色: 字体:

W020141019441055259820.jpg

  坦佩雷市(Tampere)位于芬兰西南部,距首都赫尔辛基180公里,拥有20多万人口,是芬兰第三大城市,也是北欧最大的内陆城市。

  坦佩雷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于1779年下令建立,位于两大湖泊奈西湖和比哈湖之间的狭长地带,风景优美,贯穿市中心的坦梅尔河是坦佩雷工业的发源地。19世纪,这里发展成芬兰工业化最发达的城市,纺织、服装和金属加工业久负盛名。

  上世纪中期,新的城市发展计划给坦佩雷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同时,老工业区恢复活力,餐馆、商店以及博物馆都在老工业区建立起来,让坦佩雷拥有了独特的城市魅力。

  在文化方面,坦佩雷是芬兰的戏剧之都。每年,坦佩雷都要举办戏剧节、爵士音乐节和电影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不少国外游客前来观赏。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坦佩雷,芬兰第三大城市,一个人口只有20多万的城市,却培育了诺基亚这样的跨国公司。

  这座建于200多年前的城市,曾经是芬兰最主要的工业中心,集中了全国几乎一半的工业,号称“北方的曼彻斯特”。然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它开始转型,烟囱不再冒烟,机器不再轰鸣,城市开始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来支持科技产业,曾经的厂房摇身一变成为商店、酒店,成为城市升级的一部分。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坦佩雷成为欧洲著名的科技城市,移动手机业务的高速发展,还让这里成为诺基亚的王国。与此同时,城市变得越来越宜居,成为游客到芬兰后必访的旅游城市。

  坦佩雷的“升级”故事,可以给包括深圳在内的很多正在转型升级的中国城市以启发。近日,坦佩雷市长蒂莫·涅米宁和坦佩雷市城市和经济发展部部长约基·拉埃霍先生,在广州接受了深圳特区报记者的专访。

  教育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

  深圳特区报:坦佩雷从一个制造业城市发展成为欧洲知名的科技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升级,诺基亚在此过程中,也一跃成为国际知名的信息技术企业,请问你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蒂莫·涅米宁:坦佩雷以前是一个以工业和商业为主的城市,但目前它的产业支柱已经调整为信息产业,这主要得益于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一个伟大尝试。目前,坦佩雷发生这么大的改观,主要是因为城市管理者能够高瞻远瞩,能够预见并规划未来。当时,一个非常明智的面向未来的计划,就是建立坦佩雷市两个非常重要的大学:坦佩雷大学和坦佩雷理工大学。

  约基·拉埃霍:是的,通过两所大学的建立,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普遍提高,这就使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得非常顺利。早在25年前,坦佩雷对教育,尤其对基础教育,有非常大的投入。我们非常注重下一代的培养,想尽一切方式吸收最优秀的人才参与坦佩雷的教育体系,使得我们的教育在芬兰应该是最好的。这一条是我们发展的成功经验,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也纷纷效仿。当然,这是一个长期计划。

  蒂莫·涅米宁: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基础:基础教育为大学输送人才,大学培养的人才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然后整个社会健康发展。此外,我必须提及的是,坦佩雷的教育理念是:我们非常尊重每个人的背景,每个个体的发展。

  深圳特区报:在坦佩雷市产业调整的过程中,世界知名通讯公司诺基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它成长的过程中,政府是如何帮助它成长壮大的?

  蒂莫·涅米宁:诺基亚是坦佩雷市重要的企业,我们和它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在它的起步阶段,我们给它大力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厂房建设、工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此外,坦佩雷两所大学为诺基亚提供了足够的智力支持。两所大学每年能提供30000多名毕业生,供诺基亚选择,目前这两所大学里有中国留学生超过100人。此外,诺基亚在发展过程中和大学有广泛的合作,它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很多大学都有合作,这是非常重要的。

  重新激发老建筑的活力

  深圳特区报:深圳目前也处于产业升级的阶段,除了您刚刚谈到的教育之外,还可以为我们传授其他的一些经验吗?

  约基·拉埃霍:我们非常关心环保,完好地保存了坦佩雷市古老的建筑和博物馆,实现了绿色发展。此外,坦佩雷一直非常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注重保持平衡发展,我们的资源没有那么充足,更要注重经济增长平衡稳定。目前欧元区深陷欧元危机,只有三四个国家的经济表现尚可,芬兰是少数能够有3A表现的国家,这或许跟经济平衡发展有关。

  深圳特区报:坦佩雷以保存大量古老建筑和博物馆闻名于世,在城市化和产业升级的过程当中,坦佩雷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老建筑的?

  蒂莫·涅米宁:我们非常尊重工业遗产,这些遗产都位于城市中心,大概占了坦佩雷1/3的位置,所以我们也要非常积极地发挥它的一些新用途。我们发现,如果把它破坏或者摧毁,这是下下策。我们做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它变成商业、办公楼、写字楼、学校和博物馆,现在它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个中坚力量。我想强调的是,重新利用就是发挥它的新用途,最重要前提是绝对不能破坏它。

  可持续发展让城市宜居

  深圳特区报:坦佩雷是相当宜居的一个城市,坦佩雷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采取哪些措施实现让人们更好居住的目标?

  蒂莫·涅米宁:首先是有经济发展才能宜居,就是俗话说的有钱才能办大事。当然,尽管我们现在经济的发展比较慢,但是我们一样可以采取一些方式让城市里的人更快乐。比如,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让市民每个周末参加各种各样的派对,夏天我们有摇滚音乐会、鲜花周等,冬天有音乐会、各种各样的音乐表演等等,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约基·拉埃霍:城市宜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友好。在这个方面坦佩雷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非常严格遵守国际上节能减排的承诺,我们对市民也有更严格的内部承诺。

  我们推出“ECO2”行动计划来推动节能减排。它唯一的目标就是采取多项措施来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个计划要求坦佩雷的产业集群,能够实现节能的目标。此外,在居民建筑方面,我们也积极推动节能减排。今年坦佩雷举办了芬兰一年一度的房展,我们在房展上推出了“零排放”房屋,这种房屋利用的能源是地热,通过把地热采集管道嵌入打地基使用的钢筋或混凝土桩中采集能源,夏天时,地热采集管道负责建筑制冷,还可以把多余地热储存起来,用于冬季供暖等。同时,房屋利用各种手段减少自身产生的污染,并将废物合理利用,实现零排放。

  利用大型盛会推动文化产业

  深圳特区报:坦佩雷有着独特的城市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坦佩雷做了哪些努力?

  蒂莫·涅米宁:谈到城市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须有一些国际上的大事件,比如说大型体育赛事、大型国际性音乐会、大型国际会议等等。深圳去年举办了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就吸引了国际上很多关注,坦佩雷也打算每年召开一些大型国际会议,吸引世界上各个领域的明星人物来坦佩雷。

  为了能够成功地举办这样大型赛事或者音乐会,我们需要一些相应的设备与之相呼应。比如说,坦佩雷音乐厅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坦佩雷的音乐厅可以容纳3万多听众,我们的市民非常热爱音乐,我们正在进行一个重要的计划,就是让坦佩雷的音乐厅通过各种盛会,走向欧洲。

  我知道,中国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国人民热情友好,容易相处,所以,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有非常好的基础。并且,像深圳这样的城市,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条件,吸引国际赛事非常容易,我们也希望在文化方面和深圳开展更多合作。

  启发与思考

  尊重工业遗产 留下城市印记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坦佩雷城市不大,人口也不多,它曾以木材、纺织、金属等工业闻名全球,在工业革命时期被称为北方的“曼彻斯特”。然而今天的坦佩雷,很难让人相信这曾是一座工业城市。

  当年那一家家红砖建筑的工厂大厦,现而今很多摇身一变成为了商店、餐厅、电影院,甚至有的还改建成了豪华的酒店,形成了坦佩雷与众不同的城市风格。在坦佩雷的城市发展史上,这是该市市民津津乐道的“变身术”,也是该市市长蒂莫·涅米宁眼中的“尊重”——尊重工业遗产,利用各种手段让他们延续生命,前提是绝对不能把他们推倒。这和中国现在很多城市动辄“推倒重来”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国工业化中后期,城市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坦佩雷的发展史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个尊重城市遗产的视角。

  大约在上世纪中期以后,这座曾经的欧洲工业中心城市开始转型:工厂撤出坦佩雷,烟囱不再冒烟,在这片纺织女工和鼓风炉及矿浆锅炉钢铁工人曾经辛苦劳作的土地上,往昔的红砖工厂变身为博物馆、电影院、住宅公寓、酒吧和餐馆。坦佩雷利用原有厂房开发会展、服务等第三产业,既有效保护了工业遗产,又实现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与此同时,坦佩雷通过大力发展教育等方式,提高市民的劳动素质,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21世纪之初,终于凭借不懈的努力,跻身为欧洲著名科技城市,移动手机业务的高速发展,还让这里成为诺基亚的王国。

  一个老工业城,它的工厂和工人们曾经的生活,总会以各种方式留下难忘的印记。如今,坦佩雷有着保存完好的旧工厂居住区,高耸的屋顶上还存留着厂房的管道和线路,但房间内则已是现代感十足的餐厅。厂房的另一边则是各种各样的博物馆,馆内工业城历史展览的图片、文字、录像,鲜活地将观众带入坦佩雷的历史。坦佩雷的工业遗产,以及大型游乐园、曾经萌发俄国大革命的工人大厦和收藏有珍贵手稿的博物馆等等,使它不单魅力非凡,更成为造访芬兰客人的必到之地,再加上环城奈西湖和比哈湖两湖风光,让这座城市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记者手记

  建设国际化城市要主动“走出去”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位于欧洲大陆边缘的坦佩雷,在欧洲诸多名城当中,算不上中心城市。随着诺基亚在本世纪初异军突起,这座云集了大量科技精英的城市,才逐渐为中国人了解。实际上,这里诞生过科学技术上很多第一:芬兰第一台造纸机、北欧国家的第一盏电灯、第一台芬兰制造的机车等。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在采访中,坦佩雷市长蒂莫·涅米宁说,坦佩雷也希望更多为世人了解,建立全球化的视野,而他,这位坦佩雷的主政者,像一位“推销员”一样努力推销着城市。 2008年,广州和坦佩雷成为友城,此后,坦佩雷市长蒂莫·涅米宁曾多次到访广州。蒂莫·涅米宁表示,每一次到广东他都有新的体会。他表示,芬兰目前是欧洲唯一拥有最高3A信用评级的国家,中芬两国贸易持续平稳发展,他期望坦佩雷和广州、深圳之间继续深化经贸、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采访过程中,蒂莫·涅米宁像是一位“推销员”,他随身带着各种文字版本的坦佩雷市宣传册,他不时站起来打开宣传册,向记者介绍坦佩雷概况,甚至乘机“推销”在坦佩雷举行的房展,“你看,我们把老建筑利用起来,整个城市很有情调,很适合居住。”他笑着说。看见周围有工作人员走来,他也不放过机会走过去,把宣传册赠送给他们,向他们介绍坦佩雷的风土人情。

  蒂莫·涅米宁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资料,记者注意到,其中有一份详尽介绍深圳的英文资料,市长先生显然做了不少关于深圳的“功课”。他告诉本报记者,“很高兴接受你们的采访,你们对坦佩雷城市感兴趣,我们非常感谢。我们都知道,广州和深圳都是广东省非常重要的城市,商业和经济力量非常强大,发展也非常迅速。我本可以书面作答,但我们这样面对面坐下来谈,也是我对深圳的一次了解。”采访当天下午,原本预定半小时采访,最后延长为1个小时。 当本报记者向蒂莫·涅米宁提问,“坦佩雷在城市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您能为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提供一些建议吗?”他认真地回答,想建立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就需要有一个全球化的视野,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社会的各项活动中去。坦佩雷也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

  蒂莫·涅米宁认为,深圳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非常好的人文环境,这已经为打造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可以说,它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了。”如果想进一步发展的话,就需要更加积极地走出去,与国际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

  而坦佩雷城市和经济发展部部长约基·拉埃霍则告诉本报记者,坦佩雷和深圳有很多共同点,有两个方面可以积极主动去做:第一是两个城市还是以工业为主,有很多领域可以广泛地合作,比如,坦佩雷有一个以玻璃为主的工业集群,而中国市场消耗了全世界15%的玻璃产品,这方面可以和深圳建立一些合作,两个城市可以相互参加双方举办的玻璃工业相关主题的展览会和会议;第二,深圳和坦佩雷可以相互支持两个城市举办的国际活动或者体育、文化盛会,给予双方足够的支持,这也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

  显然,坦佩雷也是一个希望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的城市,而每次随团出访广州的一位特殊人物,也为坦佩雷希望走出去的愿望写下了一个注脚:在坦佩雷与广州这个友好城市的交往史上,坦佩雷市民尤加·那提宁曾先后50次带领或者跟随芬兰代表团到广州访问,他亲历了广州与坦佩雷友好城市签署的全过程,他热爱自己的家乡,也无比喜爱千里之外的中国,视广州为“第二故乡”。这位特殊的市民,竟然是坦佩雷大学市场营销学的一位讲师,或许,他把自己的专业用到了城市的“国际营销”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