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国际名城市长访谈

市外办国际名城市长访谈:专访德国慕尼黑市长克里斯蒂安·乌德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4日
视力保护色: 字体:

  2014年1月14日,市外办和深圳特区报联刊发表第67期国际名城市长访谈专栏。本期专访了德国慕尼黑市长克里斯蒂安·乌德,他讲述心目中的美好城市。

W020141019442250841327.jpg

 

慕尼黑:欧洲都市森林中的一方绿洲

W020141019442252420454.jpg

 

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行宫之一新天鹅堡位于慕尼黑南部的富森小镇,是一座童话世界般的德国城堡。

W020141019442252580474.jpg

 

位于玛丽亚广场的慕尼黑市政厅大楼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W020141019442252999973.jpg

 

慕尼黑啤酒节,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持续两周,是慕尼黑一年里最盛大的活动。

W020141019442253197133.jpg

 

慕尼黑随处可见街头艺人。

  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人口140万,德国第三大城市,是德国主要的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欧洲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慕尼黑是德国生物工程学、软件及服务业等新经济中心城市,拥有宝马、西门子、安联保险等大公司的总部。慕尼黑同时又保留着原巴伐利亚王国都城的古朴风情,因此被人们称作“百万人的超级村庄”。

W020141019442253642101.jpg

 

克里斯蒂安·乌德

  克里斯蒂安·乌德 1947年出生于慕尼黑。曾从事新闻深圳特区报、律师等职业。创立《慕尼黑邮报》和《城市画报》,至今为此报撰文,并曾任《星期天周报》总编。1990年,他参加竞选慕尼黑市长并于5月当选为副市长,1993年当选市长,此后他连任三届至今。

  以下是本期访谈内容:

  1896年,著名抽象派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来到依山傍水的慕尼黑城时不禁惊叹:“这才是真正的睡美人世界。”而今,100多年过去了,慕尼黑依然是欧洲现代都市森林中的一方绿洲,连续多年蝉联“世界宜居城市”。百年沧桑,几度战火,谁也没有想到彻底毁于二战惨烈灾祸、城市中心97%建筑化为一片废墟的慕尼黑,能够如此迅速地浴火重生?古典慕尼黑的生活乐土与现代慕尼黑的科技创新,奇迹般地完美结合,这座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啤酒之城如今已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明星城市。

  世界上有许多城市,在工业化过程中多多少少地丢失了对绿色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坚守,而慕尼黑在走向工业文明的同时,却格外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在克里斯蒂安·乌德市长的心目中,一座城市的美好不在于扩张版图,而在于提高质量,慕尼黑有明确的三个目标:就业率、绿化率和更好的空气,正因如此,慕尼黑赢得了“百万人的超级村庄”、“有心脏的世界城市”的美誉,并以顶级生活品质而著称世界。

  如此炼就世界一流工程技术

  深圳特区报:据我所知,慕尼黑是德国电子、微电子和机电方面的研发中心,也被称为“巴伐利亚硅谷”, 在您看来,成为“巴伐利亚硅谷”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乌德:一直以来,德国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就特别强调发展民用电子机械产业的重要性。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为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电子工业部门迅速发展,更多地集中于慕尼黑,也让慕尼黑在这一领域完全超越了柏林。1984年,慕尼黑市政府和慕尼黑商会共同投资成立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科技园区不仅重视现代科技的开发,更扶植传统产业的技术革新,园区内企业数目不断增加,创造大量工作岗位。1990年,我们就在园区里建了孵化大楼,为使企业在较小的空间创建大的科技公司,并降低科技孵化成本,创业大楼每个单元都安装了100兆的通讯网络,微机、电视机、传真机、电话机等都集中在一个盒子里面,科技人员在这可以了解整个慕尼黑科技研究动态。

  深圳特区报:西门子、宝马等等这些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品牌都来自慕尼黑,当很多跨国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考虑迁移自己的总部,但这些企业却一直都很忠实于慕尼黑,为什么呢?

  乌德:教育留住了人才,也留住了这些企业。世界名校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理工大学等名校都为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这些学校的教研机构与科技工业园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帮助企业进行研发,又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慕尼黑市所属的许多研究机构,如位于加尔青的迈克斯普朗克等离子研究所、位于纽伦堡的辐射与环境研究会等等都在慕尼黑近郊。 这些名校与机构为企业的前沿技术创新提供了保证。

  除此之外,那些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教育机构也是慕尼黑的一大特色。学生获益于双元制教育体制,“一元”是企业,另“一元”是职业学校,也就是把企业进行的职业技能知识教育与职业学校进行的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今天,大部分德国工程师在接受学术教育前,也大多会倾向于选择通过双元制培养,完成对自身职业技术能力培训。“德国制造”之所以闻名全球是与德国一流的工程技术有关,这也正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慕尼黑以及整个德国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

  发展节奏慢下来

  深圳特区报: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相比,慕尼黑显得更古朴,市中心几乎见不到钢和玻璃结构的高层建筑,保持着由众多教堂塔楼组成的古城风姿,我知道很多喜爱慕尼黑的德国人常昵称其为“百万人的超级村庄”,你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乌德:一个城市的美好不在于扩张版图,而在于提高质量,慕尼黑有明确的三个目标:就业率、绿化率和更好的空气。我个人很看重后两点,慕尼黑早就主动开始能源转型了,着力应对气候变化,力图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要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够供应慕尼黑所有家庭,到2025年,还要能供应所有企业的用电需求。这比单纯地追求经济发展更重要。

  慕尼黑130万人口,拥有80万辆自行车,1000公里自行车道,浩浩荡荡的自行车流是慕尼黑上下班高峰的街头一景。而古老的有轨电车依然是主要交通工具。尽管身为宝马的总部,但慕尼黑人出行基本上不开车。加之道路不宽,多半是一个车道单行线,即便有私家车,也大都是小型环保车。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慕尼黑市政府在郊区实施了“绿腰带项目”——利用乡村的资源,创造出新的市场,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和休养娱乐场所,促进了慕尼黑郊区农村发展。

  “绿腰带项目”中的“绿腰带”,指的是慕尼黑城市外围没有覆盖建筑物的土地,也是连接慕尼黑城区和相邻乡镇的地带,土地面积约335平方公里。在这里,除了发展农业之外,保护动植物生活环境,建生态发展区和休闲文化区也是慕尼黑郊区未来发展的重点。

  慕尼黑郊区拥有约5000公顷的森林,不仅是丰富的木材资源,而且发挥着蓄水、防风、净化空气及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也是环保教育的天然教室。 学校和幼儿园经常组织孩子们来到“绿腰带”上的森林里,在护林员的带领下接触森林、认识森林。

  慕尼黑人习惯了租房

  深圳特区报:生活成本高是世界上所有大城市的通病,特别是高房价,据我了解,慕尼黑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其住房价格也是德国最高的,作为政府,你们是如何解决市民住房问题?

  乌德:和很多中国大城市一样,慕尼黑住房难,而且已经有一百年历史了。尽管慕尼黑的整体收入水平较高,但房租价格对很多家庭仍然是很重的负担。搬到郊区以节省房租的方法越来越不管用,因为那里的价格也在上涨。目前,住宅一般由私有企业提供,但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福利房,政府责无旁贷。慕尼黑的房租非常高,如果没有公共住房,低收入者根本负担不起。

  最近,我们刚刚通过一项计划加速建设住房,市政府承担了一部分建设费用。但这还不够。新建一栋房子是对城市的巨大挑战,因为必须有配套措施,基础设施如道路、绿地、学校及公共交通都必须跟上。因此,我们进行地产规划时留出专门的出租房屋用地,对所有住宅,包括私有企业建造的住宅,制定相关法规进行管理以保证公共住房的数量。

  深圳特区报:深圳市民以大量年轻人为主,他们毕业不久通常会第一时间考虑买房,并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因为中国人有“租房不如买房”的观念,慕尼黑的情况如何呢?

  乌德:在慕尼黑,年轻人绝大部分都是租房,四五个人租一套房,共用一个浴室、一个厨房和一个洗衣机就够了。大家早上和晚上经常在餐厅一起讨论社会问题,非常愉快,不仅是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市民仍习惯以租房为主,因为我们采取了很多公共住房保障政策。比如说租金管制制度,制定一个房租价目表,列出各种房产的大致租价。虽然可以讨价还价,但是最后价格必须限定在这个价目表所规定的浮动范围内。另外,我们有住房补贴,有子女的家庭买房还可以另外得到儿童住房补贴,还有一些福利性房屋补贴,针对多子女家庭、残疾人、低收入者以及养老金少或领救济金的居民等,在租金及供应面积等方面政府都有明确的限制。

  怡然阅读品味生活

  深圳特区报:在慕尼黑的官网上有一个城市格言是“有心脏的世界城市” ,慕尼黑一贯以世界顶级的生活品质著称,这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品质呢?

  乌德:世界上有许多城市,在工业化过程中多多少少地丢失了自己的文化特征,而慕尼黑在走向工业文明的同时,注重文化传统的保存,相对来说慕尼黑经历了一个跳越了传统工业直接进入现代新兴工业的城市发展阶段。

  慕尼黑的世界顶级生活品质并不只是物质上的东西,而是对现代化发展与传统继承的平衡,最主要是文化和精神在城市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从解决土地面积来看,和历史文化有关的必须保存,这是一种见证和记忆。在慕尼黑,现代化的工业都集中地在城市北面,奥林匹亚村,宝马展厅,博物馆,集中现代化的一面。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将古迹建筑保留下来,这也是为了文化的传承,建筑是历史的见证,我们可以在里面展出新的艺术,产生时间与艺术的碰撞。慕尼黑划分出很多居住区,每个区都有名胜古迹区域和标示,告诉人们这里发生过什么,这是一种意识形态,如何长流在人们心里才是关键的。艺术文化提升民众的素质,让宜居城市变得更加高雅。

  深圳特区报:我在很多街头咖啡店,还有地铁站,公交车站领略到了慕尼黑人的爱书情结,坐车的、等车的,大多都在低头阅读,这应该就是慕尼黑生活品质的一种象征?

  乌德:首先,慕尼黑是德国的出版中心甚至全球的出版重镇。慕尼黑有253家出版社,占全德的十分之一,有800家书商,德国规模最大的贝塔斯曼出版集团等知名大公司,总部都设在慕尼黑。城市里几乎每天都有新书发表会,每个月还会举办研讨会。每年秋冬之交的慕尼黑书展是爱书人真正的节日,为了方便上班族,每年为期18天的书展每天都开放到深夜11时30分。除市立图书馆,慕尼黑每个社区都有图书馆,任何时候去,这些图书馆几乎都座无虚席。

  啤酒,慕尼黑的第五季

  深圳特区报:在访问慕尼黑期间,很多当地人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他们的生活,“每天早上,转动机械手表,新的一天开始了。每天傍晚,品尝清冽的白啤,个人的自由时间开始了。”慕尼黑人体内流淌的并不是血液,而是金色的啤酒,我想求证一下,是这样吗?

  乌德:慕尼黑每年拥有五个季节,春夏秋冬和啤酒季(通常是九月到十月)。慕尼黑所有的啤酒酿造厂都要酿制一种其它月份不会生产的烈性啤酒,每年的三月是“烈性啤酒季”。受益于科学技术的推陈出新,传统的酿酒品质不断得到提升。现在慕尼黑能看到的啤酒手工作坊不多了,而是全部由电脑系统控制的高智能化酿酒系统。

  如今,啤酒已成为慕尼黑的城市标签,不仅吸引全球游客前来品尝佳酿,还有各国的发烧友专程到慕尼黑工业大学啤酒酿造研究所学习酿酒,整个德国唯有这里才有资质培养本科酿酒工程师。在8个理论课学期之后,就到学校指定的实践基地或啤酒园实习。

  酿酒业也是慕尼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4万多人从事着啤酒相关产业,并带来了农业、建筑机械业、包装运输业的繁荣,甚至连瓶子、标签、酿酒废料的回收都推动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慕尼黑比比皆是的街头酒馆背后是一只只装满了欧元的啤酒大木桶。

  深圳特区报:不论是汽车工业还是啤酒产业,都是让全世界人们记住慕尼黑的理由,它们在提升和保持慕尼黑全球知名度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乌德:一座城市的发展是各种资源综合利用的结果,而一座著名城市更是特质资源的成功有序利用。慕尼黑是一座啤酒之都,这是城市的主题文化。慕尼黑的啤酒产业兴起于十八世纪末,但是当慕尼黑的啤酒成为特质产业之后,它便开始吸引全欧洲的资源积聚。欧洲最好的酿酒师开始向慕尼黑流动,最好的大麦品种在慕尼黑得到改良,各国的著名酒商汇聚慕尼黑,慕尼黑人也开始形成自己的啤酒文化,拥有闻名世界的啤酒品牌,一座座最大的酿造厂拔地而起,终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啤酒城。随着更多主题文化的逐渐形成,城市也就变成了一座世界级的明星城市。

  启示与思考

  慕尼黑“精英大学” 与企业联系紧密

  过去几年中,当很多英美大学因为遭遇金融危机而采取扩招国际学生的举措时,德国大学却在全身心投入到“精英大学”的评选。作为德国最优秀的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一直坚守学术品质,将主要精力放在前沿创新能力以及科研与产业的对接能力的培养。深圳特区报造访慕尼黑期间,应朋友之邀访问了慕尼黑工业大学并与该校第一副校长、华裔科学家孟立秋教授交谈。

  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德国科学基金会在21世纪初开始发起德国“精英大学”卓越计划,旨在提高促进德国大学科技研究和学术创新,计划包括资助“精英大学”与产业联合开展科研项目,资助“精英大学”杰出年轻科研人员等。“精英大学”的称号不是终身制的,大致5年重新评选一次,每年都有测评。2012年-2017年间有11所大学拥有此头衔。慕尼黑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都在其列,慕尼黑工业大学在测评中已经连续多年排名第一。

  这两所大学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始终与那些以科研推动的产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如宝马、奥迪、西门子公司都与大学有着密切合作,科研成果第一时间应用于实践。同时,精英大学也重视与当地中小型企业的合作,相比较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更需要大学科研以及从大学产生的新知识的支持,只有他们强大了,才能更好地支撑起整座城市的经济,政府才有更多资金反哺于大学的科研,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也是慕尼黑以及很多德国城市经济在不断出现外部风险的环境下仍能保持强劲状态的关键因素。

  孟立秋介绍,目前,德国高等教育投资理念正在从“一碗水端平”转变为“让一部分高校先强起来”。从联邦、州政府到市政府,资金开始向重点科研项目倾斜,期待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让德国学术界重现活力。“精英大学”计划折射出德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潜在法则:提倡动态竞争,鼓励新旧交替,只要保证选拔过程开放、充分,真正有质量的项目和有水平的高校或是企业就会得到应有的资助。

  艺术,升华慕尼黑的魅力

  3000多家画廊、50多座博物馆、4座歌剧院、3个世界级交响乐团、数不尽的书店……仅有130多万人口的慕尼黑,却享有如此众多的文化艺术设施,慕尼黑人对艺术的狂热可见一斑。这里是世界上新编剧最多的艺术之城,这里是祖宾·梅塔舞动撼人旋律的地方,这里也是瓦格纳乐迷们心中的圣地。

  早在拿破仑横扫欧洲的时代,慕尼黑就已经成为巴伐利亚王国的艺术重镇。这里不仅孕育了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更令人感动的是无数街头艺人所呈现出的那份因艺术而萌生的城市品格。

  深圳特区报走在慕尼黑著名的皇家大道马克西米里安大街上,最直观的感觉是“干净、艺术”,在街道一角,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4个小伙子就扬起了一股弦乐组合的旋风。灵动的音符在琴弦上翻飞跳跃,十多个路人观众随同演奏者沉醉其间。在慕尼黑街头有很多这样的场景,他们是音乐使者,并非流浪艺人,其中很多是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音乐爱好者,他们迷恋这座城市对艺术的包容。说不定,你会在这里遇到地球另一端的知音;说不定,你会在这里激扬出前所未有的灵感。

  艺术,升华了慕尼黑的魅力。穿梭于各博物馆之间,用脚丈量书店与书店之间的距离,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亲切而真实。正如市长乌德先生所说:“艺术文化提升了民众的素质,让宜居城市变得更加高雅。”

  (资料收集 秘书处:张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