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学习借鉴国际友城新时代走在最前列

市外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报道”专栏——学习鉴国际友城 新时代走在最前列(十七)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8日
视力保护色: 字体:

  2018年12月28日,市外办与深圳特区报共同策划组织“学习借鉴国际友城 新时代走在最前列”大型报道活动,今期报道蒙特利尔:设计之都魅力四射。

W020181228359301674416.jpg

W020181228359301772484.jpg

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魁北克省最大的城市,在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首批“设计之都”称号。

W020181228359301818750.jpg

由摩西·萨夫迪设计的Habitat 67(中文名称:栖息地67号)是蒙特利尔最具特色和最具创意的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社区建筑之一。其建筑利用了立方体的形态,将354个灰米黄色的立方体错落有致地码放在一起,构成158个单元,是蒙特利尔世博会为数不多存留下来的建筑之一,受到了世界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赞赏。

  零下八度!当我们抵达蒙特利尔时,这个被称作“北美小巴黎”的城市已是冰天雪地,天空中不时飘起小雪花,天寒地冻中,她依然保持着“设计之都”的灵动与浪漫。

  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魁北克省最大的城市,是仅次于巴黎的全球第二大法语城市,在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首批“设计之都”称号。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既有北美的大气活泼,又有欧洲的悠闲安详,融合两种特色的蒙特利尔350多年来不断蜕变,成为全球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而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创意驱动,更让她魅力四射。

  创意无处不在的“设计之都”

  “设计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它对保证蒙特利尔的生活质量以及我们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蒙特利尔市长Valérie Plante对设计所持的观点。

  在蒙特利尔,创意无所不在。蒙特利尔地下城有步行道30多公里,是全球最大的城市地下空间,如此大规模的地下城,让拥有漫长冬季的蒙特利尔市中心一年四季生机勃勃;自行车出租系统被重新设计并商业化之后被冠以“BIXI”的名字,一推出就入选《时代》杂志年度发明榜;皇家山公园有各种别致的观景平台,让人们多角度饱览美丽风景……

  蒙特利尔设计城市的发展,缘于市政当局对城市发展战略的明确定位,同时以开创性的策略引导和支持设计产业的发展壮大。从其近20多年发展轨迹,可以看到蒙特利尔如何以日益清晰的设计城市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1986年,设计产业被确定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行业、地区经济发展的7个支柱行业之一;1991年,成立专门指导设计产业发展和提高的部门,并设置设计委员一职;自2001年起,市政府投入了数百万美元,让设计更好地与商业结合;2002年6月,召开市政会议提出相关的城市规划方案,将设计产业上升为城市未来发展战略,该规划于2004年1月通过;2005年,蒙特利尔提出“想象—建设2025蒙特利尔”规划方案的设想。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蒙特利尔“设计之都”称号。

  在入选“设计之都”当年,蒙特利尔推出“设计蒙特利尔”计划,并组建“设计蒙特利尔办公室”。之后,举办了一系列设计研讨会,设置了诸多设计赛事,进一步推进“设计之都”的影响力。

  值得关注的是,蒙特利尔企业在市政当局一系列措施推动下,纷纷投资设计领域。市域内资产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普遍将企业收益的15%用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而在中小企业中,这一比例更高达30%。蒙特利尔设计局设计专员Caroline女士表示,为了让更多企业和个人发挥创造性和艺术的想象力,政府做了很多努力,最近又出台了《蒙特利尔设计行动2018-2020》。

  蒙特利尔对创意设计的倾力推动,让优秀设计企业不断脱颖而出,Caroline女士介绍,蒙特利尔有影响力的设计公司有几百家,在图书馆设计、艺术建筑、体育场馆设计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诸多设计企业的崛起,既得益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更得益于他们自身的不懈努力与精彩创意。”

  让城市沸腾起来的“文化节庆”

  创意设计,不仅推动了设计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也融合于文化节庆中。

  Caroline女士介绍,之前,蒙特利尔有专门的设计月和设计日,每到特定日子,设计师和设计公司会一起“打开设计之门”,向公众开放。现在,蒙特利尔还有面向公众的设计类比赛。市民创意素养的提高,带动了整座城市创意氛围的形成,更突显城市的创意气质。此外,蒙特利尔还大力支持种类多样的节庆活动,富有创意的文化节庆成为展示城市创意、吸引公众参与的大众活动。

  作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节庆之都”,蒙特利尔被称为加拿大最有趣的城市,举行过世界博览会、1976年举行了奥运会,现在,蒙特利尔每年的节庆活动有40多个,品类齐全,风格多样,包括音乐节、艺术节、电影节、时装节、烟花节、热气球节,其节日丰富与特色程度令人称奇。

  “蒙特利尔非常重视公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每年都有很多活动,营造了多元繁荣的艺术气息和文化氛围。2016年,第十七届蒙特利尔灯光节举行时,深圳就是代表中国承办了本届灯光节主宾国活动”,采访中,蒙特利尔国际关系办公室顾问Stephanie女士介绍,蒙特利尔灯光节是魁北克地区冬季最大的艺术节,包括演出、灯光、美食、户外休闲娱乐等,已成为一个国际盛会,每年吸引约100万人次的居民及游客参与。

  她回忆,那一年,深圳市领导带队来到蒙特利尔,带来了多位深圳设计师和艺术家帮助策划灯光节,深圳的时装秀、艺术表演让她难忘,还有原创流行音乐秀、城市风光摄影展等都让人目不暇接。

  “就是在这次灯光节,我对深圳设计有了深刻印象,很多设计都很有创意”,Stephanie女士说,后来,她还访问了深圳,“深圳非常年轻,发展奇迹让人惊叹,而深圳的城市设计和艺术表现,都充满了设计师和艺术家的智慧。”

  在蒙特利尔,渗透在电影、时装、饮食和建筑设计中的创意,彰显了这座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潜力。

  面向未来的“设计行动计划”

  打开《蒙特利尔设计行动计划2018-2022》(以下简称《设计行动》)的扉页,跃入眼帘的是蒙特利尔市长Valérie Plante对“设计之都”未来的期许和热情的动员。

  他说:“我们努力为设计师开拓市场,帮助他们塑造蒙特利尔的未来”、“我们的雄心还不止于此。现在,是加快将设计纳入城市所有实践的战略主流的时候了”,他还在最后一句“振臂一呼”——“让我们真正地推动蒙特利尔的设计!”

  那么,蒙特利尔将如何把设计融入所有的实践呢?

  在《设计行动》所列的表格中,有清晰的目标与举措。比如,为设计师开发本地和国际市场,对应的举措有设立市设计委员会、开发设计师的创业技能、通过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向蒙特利尔设计师提供国际推广机会、向青年设计师颁发菲利斯·兰伯特奖等。

  《行动计划》秉承“好的设计是一个创造性和创新相结合的过程”、“成功的设计产生价值,是设计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好的设计是一种可量化的利益,而不是成本”等先进设计理念,让人眼前一亮。

  《行动计划》提出,将在三年内投入380万加币的预算,用于五个领域的47个行动,而且每个行动都有具体的性能指标。比如“从计划、战略、流程确保设计和建筑质量的提升”行动,就提出对从事设计和建筑专业的市政从业人员人数、市政府授予的设计和建筑合同的数量和财务价值、登记在城市供应商名册的设计师和建筑师的数量等多方面进行考量;比如“各部门的项目优先考虑设计师和建筑师参与”的行动,就要考量从设计局获得支持和指导的项目数量、各部门举行的设计及建筑比赛的数量等。

  显然,《行动计划》的设计脚踏实地,致力于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根植于实践,全方位让设计融入各种工作、各种项目、各种活动中,而其最终目的就是“促进设计创作,提高蒙特利尔设计师在当地和国际上的声誉,同时坚定一个目标:利用设计人才,促进经济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整个城市创造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GSM Project:一家60年老牌设计公司的成功秘诀

W020181228359301862728.jpg

GSM Project设计公司CEO伊夫·梅兰德接受深圳特区报采访团专访。

  蒙特利尔的老港区,一座外表看上去不起眼甚至有点老旧的大楼里,当我们按门铃,推入门,进入这家叫GSM Project(以下简称GSM)的设计公司时,顿时感觉与外在建筑完全不相称的充满勃勃生机的设计活力。

  成立于1958年的GSM到今年正好满60岁。这在设计公司里算是“老前辈”了。在一进门的左边墙上,挂了一面玻璃的世界地图上可以看到,他们的创意遍及世界各地。

  从迪拜哈利法塔顶层的观景台到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从阿姆斯特丹阿贾克斯足球俱乐部体验博物馆到庞巴迪博物馆,从星球大战主题展到亚洲文明博物馆……GSM的项目在全球赢得广泛口碑,成为一块“金字”招牌。

  在采访开始之前,该公司的策略商务拓展高级总监詹姆士·帕帕佐普洛斯带领深圳特区报参观办公环境。一个充满活力,开放性与自由度的空间,随处都可见创意在游走。比如会客厅的数字编码、灵活生动的茶水间、随时可进行头脑风暴的会议室。

  蒙特利尔世博会一战成名

  “Let’s create something that changes someone”,让我们创造一些改变人们的事情。正是在这种口号的指引下,GSM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据介绍,GSM是一家多元领域的设计与制作公司,办事处分设在蒙特利尔、迪拜、新加坡三大据点。三地的员工总数不超过140人。正是这样一家设计公司成为当下全球最为成功的设计公司之一。回溯GSM 60年的发展历史,有多次为世博会设计展馆的经历。当中最为著名的是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人与生命主题馆”。这恰恰也是GSM发展历程中的一次转折点,打响了GSM的国际知名度。至今他们设计的展馆还伫立在蒙特利尔市。

  谈及GSM成功的“秘诀”,公司的CEO伊夫·梅兰德认为,创新在GSM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接到项目之后,我们要展开内部的研发和实施,力求有新的突破。”

  为了让多元创意融会贯通,GSM组织了一支业内跨度最大、最为多元的创意团队,涵盖了设计师、插画师、艺术总监、博物馆专家、建筑师等近20个工种。

  绽放上海世博会大舞台

  GSM与中国“结缘”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他们参与了上海世博会蒙特利尔案例馆和加拿大馆的设计。

  其中加拿大馆是受全球著名的太阳马戏团的委托,为他们在加拿大馆量身定做一套创造性的内部设计。先进的展览技术、引人入胜的展示内容和富有创造性的节目编排,至今也为观众津津乐道。

  去过上海世博会蒙特利尔馆的人多半会记得那个被戏称为“裸眼3D”的电影。电影讲述了蒙特利尔的圣-米歇尔环境中心从采石场到垃圾填埋场再到绿色公园的过程。“银幕”是立体的,由一个个方块组成,根据电影的需要不同的方块轮流凹凸呈现,比起要带特制眼镜看的3D电影,这一个个变幻的方块让人感觉真实得多。

  伊夫·梅兰德曾于2015年4月到北京、上海等地参观和调研。她告诉深圳特区报,中国的高速发展让人刮目相看,中国的文化和设计也有自己的风格。

  虽然此前他们还没有在中国落地的项目,但伊夫·梅兰德希望能与中国有更深入的交流。她知道,深圳与蒙特利尔同样是“设计之都”,两座城市在设计领域有很大的合作交流空间。她也期待有机会能来深圳,观摩深圳设计的迷人之处。

设计令城市焕发强大生命力

W020181228359301902731.jpg

深圳特区报采访团专访蒙特利尔设计局。

  设计是束之高阁的,还是深入生活的?在蒙特利尔很容易找到答案。漫步街头,你很容易被一些古朴却又奇妙的创意设计所捕获。

  推崇设计的艺术精神不仅是这座城市的形象名片,更是渗入城市生活的角角落落。每个设计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它可以是橱窗里的陈设,或者街道上的雕塑设计,又或者是磅礴大气的博物馆和美术馆。

  譬如,在街道一旁,突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镂空的人形雕塑。上面有各国文字,你很容易找到中国字。世界是融合且多元的立意如此鲜明,让人不禁赞叹。

  作为1967年世博会的主办城市,蒙特利尔现今不少城市地标性建筑便来源于当年的世博场馆。如保存最为完整的Habitat 67,以及当年被称为“富勒球”的美国馆,都是设计迷必“打卡”之地。

  在这里,设计回归到本质,那就是让城市与生活更美好。

  最典型的例子来自蒙特利尔的圣-米歇尔环保中心。这一区域占地面积为2万平方米,曾经是蒙市的一个“流血的伤疤”。它原来是乡村的石灰岩采石场,从1968年起变成了垃圾填埋场。

  为了把自然归还给老百姓,蒙特利尔市政府将这座垃圾填埋场改造成一座城市公园。如今那里有岩石环绕的湖泊,八面来风的平原,览胜探幽的树林,露天剧场和堆肥场。

  对蒙特利尔的惊鸿一瞥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蒙特利尔设计之所以发达,也是依托整个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新法兰西风情、英伦文化以及第一民族遗产在此交融共生,激发出不同的火花。

  艺术是生活的升华,设计是艺术的呈现。多重文化历史的共同影响造就了这座城市多元活跃的氛围,思想上的活力创新和艺术上的传统继承激发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资料收集: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