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823号备案号:粤ICP备2022081679
主办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深圳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技术支持:深圳市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
2015年12月18日,市外事办和深圳晚报联合主办第54期“鹏友遍天下”,本期介绍了斯里兰卡科伦坡:角膜捐赠之城点亮世界双眸。
与深圳在公益路上绽放姐妹情缘
双城友记
医疗互助促两市民心相通
哪里有深圳医生的身影,哪里就有光明和微笑,在斯里兰卡这座被誉为“印度洋美丽泪珠”的岛国,深圳“一带一路公益行”跨国公益援助行动帮助当地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走上康复之路。与此同时,斯里兰卡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眼角膜国度也为深圳人带来光明希望。2014年11月,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和深圳结为友好交流城市,两市在医疗互助中开启一段跨国公益情缘。
“一带一路”上牵紧合作之手
目前,深圳正着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桥头堡,科伦坡作为印度洋的重要港口,是“一带一路”南线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去年高交会期间,深圳和科伦坡结为友好交流城市,两市就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进行探讨。
今年7月,应科伦坡市长穆扎米尔邀请,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率团访问科伦坡,双方共同签署了2015~2017年度交流合作计划。接下来,深圳与科伦坡将在医疗、教育、经贸等方面展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微笑和光明回馈科伦坡
斯里兰卡仅有2000多万人口,其中有110多万人主动签字,表示愿意死亡后捐献眼角膜,世界知名的斯里兰卡国际眼库就位于科伦坡市。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年4月,斯里兰卡捐助过57个国家、140多个地区,已向全世界捐出71000多枚角膜,其中捐献给中国的眼角膜超过2000枚,深圳在捐赠中受益良多。
为了回馈科伦坡人民的爱。今年7月,深圳市外办组织发起的“一带一路”公益行团队访问团前往科伦坡,为当地唇腭裂和白内障患者提供救治帮扶。其中,深圳希思医疗美容医院与科伦坡签订免费捐助10例唇腭裂手术协议,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与科伦坡市长穆扎米尔签订捐助200例白内障手术协议,两市在医疗互助项目中增进友谊。
为千名白内障患者送去光明
深圳医疗队为科伦坡市民带去光明和微笑。2014年,深圳著名眼科专家姚晓明博士带领深圳市眼科医院、厦门大学厦门眼科中心组成专家小组前往科伦坡,为1000名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代表中国对斯里兰卡捐赠眼角膜表示感谢。
今年9月份,11岁的科伦坡女孩瑟茜拉在深圳接受了唇腭裂矫正手术,4个多小时的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目前瑟茜拉恢复良好,基本看不出唇部的缺损情况,成功绽放美丽笑容。9月25日,科伦坡市长艾哈迈德·穆扎米尔特地发来感谢信,感谢深圳希思医疗美容医院的帮助。
近年来,深圳与科伦坡在医疗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加深,深圳市外办充分整合社会力量,发动民间社会组织机构积极参与,通过医疗合作促进民心相通,打造了深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城开展务实交流合作的范例。
市长心说
科伦坡市长艾哈迈德·穆扎米尔:医疗互助是两市结好最佳例证
去年11月第16届高交会举办期间,科伦坡市长艾哈迈德·穆扎米尔访问深圳,在目睹深圳改革开放取得的瞩目成就后,深圳年轻美丽、充满活力的魅力让他印象深刻。穆扎米尔指出,深圳与科伦坡开展的医疗互助合作是双方友好交流的最佳例证,科伦坡希望和深圳在经贸、医疗、教育等领域增进合作。
两市结好医疗合作多
穆扎米尔讲述,2014年11月,他亲自率科伦坡市政府代表团访问深圳,两市共同签署两市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双方就医疗、教育等领域合作事宜达成共识,自此两市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合作。
今年7月,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率团访问科伦坡,两市共同签署了两市2015~2017年度友城交流合作计划。签约仪式上,深圳向科伦坡捐赠了200个白内障和10例唇腭裂矫正手术名额,科伦坡市也代表斯里兰卡国际眼库向深圳赠送了10枚眼角膜。深圳市医疗团队为科伦坡市患者提供了免费手术,这些都是两市友好交流合作的最佳例证。
港口之城寻找合作机遇
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的科伦坡,因濒临印度洋,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世界著名的人工海港和印度洋重要港口。目前,中国出资14亿美元建设的“科伦坡港口城市”项目是斯里兰卡迄今为止最大的外资项目。
穆扎米尔指出,深圳也是一个港口城市,未来在港口经济方面,科伦坡希望与深圳加强交流,寻找合作机遇。他还指出,中国着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对于斯里兰卡、科伦坡都是一个好机遇,期待能搭上中国快车振兴城市经济。
向深圳“取经”发展城市
随着人口增长,资源有限、住房紧张、垃圾处理等,这些都是科伦坡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穆扎米尔认为,深圳在城市发展方面具有先进的经验,希望科伦坡能向深圳“取取经”,加强交流引进更多前沿的理念和技术。
另外,科伦坡也是斯里兰卡的金融中心,服务业尤其是旅游业非常发达,深圳这些领域的发展处于中国领先的地位,期待未来进一步探讨合作交流。展望未来,两市将加强在经贸、文化、科技、旅游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增进了解,携手促进共同繁荣。
纸上驿站
交通
科伦坡市区距斯里兰卡国内唯一的国际机场约30公里,市内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和火车,出租车多以三轮摩托为主,不少深圳市民期待未来两市开通直航,前往科伦坡旅游不必到香港或新加坡转机。
医疗
斯里兰卡全国实行免费医疗制度,但整体医疗水平并不先进。深圳和科伦坡在医疗领域方面合作交流较多,除了眼科、唇腭裂以外的合作,希望科伦坡医学留学生来深学习,加强医疗技术交流。
文化
电影《光明使者》将在科伦坡市拍摄取景,记录深圳和科伦坡友好交流故事,科伦坡市当地政府将为影片拍摄提供场地等支持。
公益
深圳市外办发起的“一带一路”公益行团队将继续在科伦坡开展公益救助,为当地的白内障、唇腭裂患者送去温暖。
访谈实录
深圳著名眼科医生姚晓明:光明之行联结起跨国情谊
2000年,我在日本留学时,百濑皓老师聘请了一位斯里兰卡的秘书,专门负责联系角膜捐赠和移植工作。在斯里兰卡这个2000多万人口的国家,捐献角膜已成为常态,这让我很吃惊。2011年我终于来到了这个让我感动和敬意的国家,见证一次次爱的捐赠和光明复苏。
眼角膜捐赠成常态
初到科伦坡,我对这座被誉为“印度洋美丽泪珠”的岛国充满好奇,它非常的干净整洁,充满南亚风情的魅力。人们都说斯里兰卡有两大特产:宝石和红茶。我觉得斯里兰卡还有一个无价之宝,那就是眼角膜。因为心中有信仰和信念,当地人愿意身后捐献眼角膜,人们可以选择捐与不捐,但是如果拒绝甚至反对捐献,就会被人鄙视,善良会打折扣,朋友不会越来越多。
斯里兰卡国际眼库是世界最大的眼库之一,每天平均有20人去世后捐献角膜,最多时可达到每天50例。当我步入眼库拉开冰箱门时,数十只装有角膜的保存瓶整齐排列,我小心翼翼捧起保存瓶凝视着,一时间对这个国度肃然起敬,感慨万千。
在我的引荐下,目前,中国接受科伦坡斯里兰卡国际眼库捐赠的眼角膜数量越来越多,目前已经达到2000多枚。
真爱回馈打开光明之门
去年9月,曾接受斯里兰卡眼角膜手术复明的中国男孩飞飞前往科伦坡,探望为他捐角膜的捐献者家庭。3年前一位叫阿玛勒塞纳的斯里兰卡药师去世,他捐献的角膜由斯里兰卡国际眼库捐献到深圳,我亲自将这份光明礼物移植给飞飞。
看到亲人的角膜在飞飞的眼睛里存活时,这一家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眼神中充满关怀之情,拉着飞飞的手吟唱起歌颂善良的童谣,场景催人泪下。这一家子还当场与国际眼库签订了身后捐献眼角膜的协议,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重见光明。
科伦坡人向深圳无私捐献眼角膜,深圳医疗队也帮助科伦坡白内障患者做手术。去年9月份,飞飞与中斯两国元首夫人一起为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斯里兰卡老人揭开眼罩,老人重获了光明,激动万分。
眼角膜捐赠、白内障手术联结起深圳和科伦坡人民的缘分,当两市的失明患者获得光明时,一双双眼眸隔洋相望,正是两市互助互爱情谊的体现。
好心司机顶着烈日归还失物
科伦坡市民的友好也让我感动。一次我从科伦坡搭出租车到佛牙寺,下车时不慎把相机包遗忘在了车上,当时包里有相机、钱包、身份证等,心急如焚之下,我匆匆返回酒店,发现出租车司机已在烈日下等候许久,大汗淋漓。
与他交谈我才知道,这位朴实善良的出租车司机为了能尽早找到我,竟顶着40℃的高温在路口等候。“我没有打开你的包,请打开看看。”司机把包递给我时候,我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内心的感受了,泪水瞬间溢满眼眶。
科伦坡的美,亲切、自然、震撼,希望能有更多人踏上这片土地,亲手揭开它美丽的面纱。
(资料来源:深圳特区报,资料收集 秘书处:陈祺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