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要闻

外办课堂第14期: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副代表马燕生带你走近国际组织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6日
视力保护色: 字体:

  2021年7月20日,第十四期外办课堂分享会举行。市委外办主任曹赛先主持会议。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副代表、驻法国使馆前公使衔教育参赞马燕生分享、讲解国际组织相关知识和问题,分享主题为“国际组织需要什么人才:从UNESCO讲起”。市委外办全体领导,市委外办、外事保障中心、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微信图片_20210726173254.jpg

市委外办主任曹赛先主持外办课堂

微信图片_20210726173248.jpg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副代表、驻法国使馆前公使衔教育参赞马燕生

  马燕生从七个方面对国际组织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国际组织分类和国际职员类别”“政府间国际组织结构和主要活动形式”“联合国机构工作人员职类”“中国参与国际组织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培养国际组织人才”“中国如何向联合国机构选拔推送人才”“国际组织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另外,他还针对“深圳如何吸引国际组织落户”这一话题进行了多个层面的分析并提出宏观层面的建议和具体可行的方法。

  首先,马燕生结合自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经历以及长期驻外工作积累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介绍了国际组织的分类、定义和特点,并以联合国为代表,介绍了国际职员类别、国际组织治理结构、主要活动形式等国际组织的基本情况。

  随后,马燕生通过对比不同国家进入联合国的职员数量,分析出目前国际组织中中国籍雇员数量较少,因此要注重培养国际组织人才。他总结出国际组织人才需要具备四种基本素质和四种基本能力:

  四种基本素质:政治素质、专业素质、知识素养、个人素养

  四种基本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分析研判能力

  针对深圳如何吸引国际组织落户,他认为,随着时代发展,国际组织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跨国公司、跨国商会、有影响力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同样也值得关注。

  因此,深圳的外事工作者要放宽眼界,根据深圳的城市定位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避免一锤子买卖;着眼于深圳的特色产业,如高科技、文化艺术等;重点引进亚太地区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商会、企业家联合会等机构落户。同时深圳还可以举办大型国际会展、节庆和赛事等周期性、可持续的国际性活动。

  最后,马燕生鼓励市委外办干部了解和关注国际组织事业,并与五位听众进行互动,场面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