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国际化进行时

市外办“国际化进行时”专栏——聚焦“深圳持续探索海外推介城市新思维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2日
视力保护色: 字体:

    2017年10月31日,市外事办和深圳特区报联合主办“国际化进行时”专栏。本期介绍了聚焦“深圳持续探索海外推介城市新思维新模式”。

W020171102637010520500.jpg

构建面向全球的城市生态网络

  城市的连接将改变世界,未来我们将拥有一句新的名言:“连接就是价值”。伴随世界城市化进程以及通讯基础设施的兴建,身处全球化互联网时代,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如何通过“城市外交”更好地融入全球化并向世界讲述深圳?

  近日,在世界名城纽约和多伦多,一座中国先锋城市用融合了“深圳旋律”与“深圳故事”的世界语言,向海外受众生动讲述中国改革发展的鲜活故事。深圳不断探索国际形象推介新路径,以相似的城市特质为纽带,让世界聆听深圳的“创新之声”,并发起“Cityplus(城市+)”,构建一个面向全球的城市生态网络。

  以文化为媒连接深圳与世界

  美国纽约市前市长布隆伯格曾说:“我一直相信人才吸引力比资本吸引力更能有效,并且更能持续地推动城市发展。人们记住纽约并不只是因为华尔街,还有印象更为深刻的百老汇音乐剧、时代华纳……”

  深圳不仅拥有创造财富的机遇,更有超越经济成就的独特性。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对于此次深圳北美专场推介活动这样评价:以文化为纽带,以城市为载体进行全方位推介,对于提升其海外知名度富有成效,文化在世界城市发展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地时间10月3日开启的“技·忆——深圳设计展”和深圳原创戏曲音乐电影《诗魂风流》美国首映式以来自东方新兴都会的“原创艺术”连接了纽约与深圳,也连接了深圳与世界。

  以音乐推介城市,这是深圳聘请郎朗作为城市国际形象大使颇具意义的一点。过去五年, “聆听深圳-郎朗和他的城市”借助郎朗的全球影响力及海外华侨华人、深企驻外机构资源提升深圳海外知名度,足迹遍布纽约、巴黎、伦敦、米兰、悉尼等世界名城,并成为深圳在全球推广城市形象的品牌活动。

  当地时间10月3日晚,郎朗在演奏了中外名曲之后讲述了他与深圳结缘的故事以及他眼中的深圳,“乐于创新的思维是深圳的优势,其作为创新之都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今后,我将把深圳作为一座科技之城的特色与文化传播更好地融合起来,让更多海外城市认识并了解深圳的前沿科技,” 在郎朗看来,文化交流是向海外讲述真实中国最好的渠道,而新奇的高科技又是激发外国人尤其是国外年轻人了解、研究中国城市最好的切入点,两者结合开展海外推介便会发挥奇妙的“化学反应”。

  “创新之声”传递“不一样的精彩”

  向世界传递一切有关深圳的“创新之声”, 这是近年来郎朗在各类国际场合上最乐于表达也是最引以为豪的推介语。

  深圳文化周暨海外形象推介北美专场中不时聆听到来自各领域的“创新之声”……

  全球化时代,“互联网思维”绝非仅仅是一个科技热词,而是将企业、城市甚至是国家推向全球的一种新思路、新方式。城市的联结将形成“城市网络”——它是一条“捷径”,网络中的任一城市都可以共享其他城市的资源。

  作为此次深圳国际形象北美推介的新亮点,由深圳市外办与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共同打造的“城市+”(Cityplus)首度在海外精彩呈现,作为致力于推动“全球城市社交”的国际交流合作信息智媒平台,城市+(Cityplus)以全球城市作为社交载体,为个人、企业及机构提供更具个性化的信息,以更智能化的手段实现资源精准对接,让受众也成为资讯的呈现者,以此推动世界城市在经贸、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多维度交流与合作。

  无共享,不创新,这正是城市+(Cityplus)所带来的创新机遇,也是对“互联网思维”的最佳诠释。

  作为深圳市首批在海外设立的七大创新中心之一,中加国际创新中心及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加拿大办公室于9月29日在多伦多专场推介会上揭牌,开启深圳与多伦多创新科技人才和项目资源的有效对接模式,将重点开展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可穿戴、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更多国际创业者实现梦想,共享中加科技创新成果。

  以多元视角呈现“创新双城”特质

  纽约,一座商业大都会,更是一座文化大都会,人们记住纽约不仅是其在经济、金融领域的全球影响力,又因其世界大熔炉的多元文化被誉为“世界之都”。

  多伦多,一座不折不扣的北美明星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用他们的智慧与激情为这座城市创造历史与文化,正因如此,多伦多赢得了联合国认定的“全球最多元化城市”的美誉。

  选取多伦多与纽约作为此次海外推介北美专场的主阵地,正是源自其与深圳酷似的城市特质,来自全球各地的人们汇聚于此,让深圳的海外形象推广由原先的点对点走向多点交流,即通过纽约和多伦多的全球网络效应向世界“讲述深圳”。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副总领事张美芳认为,音乐没有国界、不分种族,超越语言和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作为人文交流的一个重要领域,音乐在中美交往中具有特殊作用,丰富了中美关系的内涵,使两国关系更具亲和力,更富活力。她期望以“聆听深圳——郎朗和他的城市”为契机,深圳与纽约未来共同书写更加美好的“双城记”,为中美友好交响乐再添和谐美妙新篇章。

  多伦多专场推介会上一场以“创新与国际合作”为主题的城市对话,引发了人们有关城市价值观的思索,双方嘉宾普遍认为,深圳与多伦多之所以结缘,也正是因为两地对于“创新”这种城市价值观的共同认可,“利用友城网络资源来提升国际知名度,已成为众多世界名城的共识。”多伦多市副市长黄旻南表示,全球化时代友城网络的建设更加注重合作思维与模式的创新,多伦多与深圳都面临着城市转型发展的新挑战,他期待更多深圳企业以“创新”的优势与多伦多同行携手探寻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解决方案。

  新闻链接

  深圳发起首个全球城市社交网络“Cityplus(城市+)”

  在纽约、在多伦多,深圳国际形象推介北美专场上一个时长仅为55秒的视频深深吸引了现场的中外观众:City Plus, City Pulse (城市+,城市的脉动),由深圳发起的首个全球城市社交网络“Cityplus(城市+)”成功开启了其海外首秀。

  在深圳迈向国际化的道路上总有不断的创新之举令人惊喜……

  从2011年5月的《深圳市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发布,到2014年“深圳市国际化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和《深圳市国际化城市建设重点工作计划》陆续出台,再到2015年1月以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重点项目为使命的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正式成立,时隔两年多,深圳发起首个全球城市社交网络“Cityplus(城市+)”,将互联网思维充分融入深圳的“国际化城市建设”体系。

  什么是“Cityplus(城市+)”?

  “Cityplus(城市+)”是一个由深圳发起、面向全球的城市社交网络,让世界城市中有对外交流合作需求的各类机构实现互联互通,推动经贸、人文、科教等各领域的全方位交流和实质性合作。

  “Cityplus(城市+)”由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主办,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指导,该平台以网站和应用程序APP呈现,其中主要分为“城市号”、“机构号”和“专题”。

  “城市号”以城市为单元,每个入驻城市均拥有自己的“城市号”,里面汇集了该城市政府部门、企业、商协会、高校等各类入驻机构。“城市号”由当地政府或政府推荐的商协会等机构来运营。“机构号”是平台各类入驻机构的专属页面,包括机构的基本资料及该机构发布的交流合作信息。“专题”以城市、地区、机构、行业领域、展会活动等作为主题,每一个专题页面可最大限度实现个性化定制,并以横幅形式展现在“城市+”首页,为专题发布者吸引赢得更多关注度。

  不同于一般的官网,该平台凸显社交性和智能化,致力于打造国际城市间寻找合作伙伴的社交平台和用户向海外推介的个性化空间。除了中英文独立网站,该平台还将同步推出移动端APP, 从而成为面向全球的开放性载体,增强用户间的互动性,提高用户自主产生信息的动力,形成信息的良性流转。智能化则体现在数据聚合分析及精准的个性化推送,通过平台可收集深圳和海外注册用户的基本资料以及用户在平台发布的各类信息,逐步形成体量庞大的数据库,通过大数据整理和分析,可掌握各机构、各行业甚至各地区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根据企业和不同机构的具体诉求为其精准推送前沿信息及专业观察,提供更具全球视野的决策参考。

  我看国际化

  郎朗国际音乐基金会CEO Lukas Barwinski-Brown:这样的海外推介活动很有意义,从文化、时尚以及不同产业来体现深圳的地位,可以将深圳的魅力展示给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深圳发起的全球城市社交网络让人耳目一新,也让深圳这座新兴中国城市通过当下社交网络形式赢得更多国际关注。

  纽约时尚界名人Lydia Sarfati:深圳是一座既有很多中国传统的元素又富有前瞻思维的摩登都市,这种特点不仅体现在时尚设计产业,还有其他产业,包括很多城市发展理念,以及如此新颖的推介形式,都是代表未来的典范。

  多伦多市副市长黄旻南:全球城市网络是不同城市融入世界最直接有效的载体,多伦多非常看重新兴城市的影响力,也希望通过与友城深圳的连接建起面向亚太更多城市的网络,为多伦多的智慧增长提供更多创新的动能。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资料收集:秘书处 张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