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823号备案号:粤ICP备2022081679
主办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深圳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技术支持:深圳市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
城市资料
墨西哥城是墨西哥合众国的首都,位于墨西哥中南部高原的山谷中,前身是1325年建立的特诺奇提特兰城,海拔2259米,面积1525平方公里,具有世界上最好的气候,年均气温22℃,人口约2200万(含卫星城)。墨西哥城集中了墨西哥全国近一半的工商业、服务业和金融机构,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市长简介
安赫尔·曼塞拉,2012年10月当选为墨西哥城市长,1966年1月16日出生于墨西哥城。他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攻读法律本科。随后前往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攻读法律硕士,最后回到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法律系攻读博士。
现在,曼塞拉是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墨西哥国家刑法学研究所、墨西哥自治理工大学教授,出版了《关于联邦区刑法的设想》、《纪念克劳斯·罗克辛(第一卷)》、《论联邦区新刑法》、《理论与实践》等著作。
启示与思考
控烟政策严厉 建设无烟城市
深圳特区报见习记者 涂晟 唐珊珊
在墨西哥城,一位市民如果在公共场合吸烟,那么他将面临100美元左右的罚款——自2008年2月以来,墨西哥城通过实施《保护不吸烟者健康法》等一系列严厉的控烟政策,让公众健康有了更充分的保障。
作为美洲第一个批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城市,墨西哥城《保护不吸烟者健康法》的各项规定不可谓不严厉,除了禁止在公共场所以及封闭的工作场所吸烟,即便是该法律允许的室内吸烟场所,也要求安装机械通风设备来净化空气并将空气排到室外。对于违反无烟法规定的吸烟者,将处于日最低工资10-30倍的罚款。对允许在其经营场所的封闭区内吸烟的餐厅和酒吧经营者,将被处以日最低工资126-350倍或351-2500倍的罚款,累计违法还可能会导致经营场所被查封。
《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虽已实施了15年,但收效甚微,不久前,深圳控烟条例修改草案举行立法听证会,就罚款额度问题听取市民建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已成功拥有5年控烟史的墨西哥城或可成为深圳打造无烟城市的一个参考范本。
■ 深圳特区报见习记者 唐珊珊
通讯员 赖启爵
在墨西哥中南部高原的山谷中,一座古老城市在此“扎营”近千年。阿兹特克人在这里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西班牙殖民者在这里修建了宫殿、教堂和修道院,使得这座古城以“宫殿之城”誉满全球。这里就是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
墨西哥城始建于公元1325年,前身是阿兹特克人按照“神鸟”的启示,在特斯科科湖中心小岛上建立的特诺奇提特兰城。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在废墟上填湖建起了墨西哥城。1821年,墨西哥独立,定都墨西哥城,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墨西哥城内,古代阿兹特克文化的遗迹,西班牙殖民时期欧洲风格的宫殿和独立后兴建的高楼大厦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墨西哥民族的历史画卷。
多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爆炸、空气污染、交通拥挤等成了困扰墨西哥城政府的难题。面对这些难题,墨西哥城并没有望而却步,而是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缔造了一个绿色宜居、充满活力的新墨西哥城。为深入学习借鉴墨西哥城的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理念,本报记者近日对墨西哥城市长安赫尔·曼塞拉进行了专访。
治污20年极大改善环境
深圳特区报:自1992年墨西哥城被联合国评为“全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后,空气污染问题就一直困扰着墨城。但经过20多年的努力,墨西哥城空气质量得到极大改善。请问,墨西哥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这一成就?
曼塞拉:环境问题是墨西哥城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创造发展机遇、保障市民权利、为子孙后代谋福祉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城市化加快,大量人口爆炸性地涌入墨西哥城,有限的城市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口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墨西哥城的周围建造了30个宜居的卫星城市,有效分流了墨西哥主城区的1500万人。现在,我们的城区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万减少到现在的880万,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排放等问题。
2007年8月,我们出台了为期15年的《墨西哥城绿色计划》,采取诸多措施来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这个绿色计划涵盖土地保护、宜居性与公共空间、水资源、流动性、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绿色计划》实施后的5年间,取得了丰硕成果:倡导垃圾分类,日均2850吨垃圾被回收,关闭了墨西哥城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将6000辆公共汽车和8800辆出租车换成节能低耗车;每年节约用水1亿6千公升。
此外,墨西哥城还是拉丁美洲第一个实行《气候行动计划》的城市。在《墨西哥城绿色计划》的框架下,我们制定了《气候行动计划》,5年为一个阶段,内容包含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
深圳特区报:《气候行动计划》自实施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曼塞拉:墨西哥城政府清楚地意识到,对全世界而言,应对气候变化都是一件头等大事。因此,2010年墨西哥城召开了世界气候变化市长峰会,来自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的138名城市市长和代表在会上签署了《全球城市气候协议》,又称《墨西哥城协议》。这份协议体现了我们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我们也和美国国际开发总署、气候工作基金会以及意大利环境部合作,推进具体的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项目,完成了数以百计的环保项目。
《2008-2012年气候行动计划》自实施以来成果显著,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70万吨,公共场所电耗下降16%。目前,我们正在完善《2013-2020年气候行动计划》,在可再生资源、节约用水、环境教育等方面增加了新的更有雄心的工作目标。
完善公交体系告别“堵城”
深圳特区报:墨西哥城交通拥堵严重,素有“堵城”之称。但今年1月份,墨西哥城获得了美国交通和发展政策学会颁发的“2013年可持续发展交通奖”。请问这一成绩的背后,墨西哥城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曼塞拉:长期以来,交通拥堵都是困扰墨西哥城的一个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积极学习其他城市经验,修建快速公交系统、引入电动汽车、鼓励市民骑车出行。目前,我们的2、3、4号线快速公交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地铁12号线也已经在建,将许多出租车和公交车替换成电动汽车。为了鼓励市民优先选择电动汽车,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免年度车辆登记,免除排放检查,提供优先停车区域,允许使用专用车道等。这些措施促使我市累计减排7711202吨二氧化碳。
我们也正在实施“自行车出行”的战略举措,推行了诸如扩大自行车租赁项目等一系列鼓励自行车出行的方案,这不仅改变了成千上万墨西哥城居民的出行习惯,也提升了我们的城市形象。
深圳特区报:刚才您提到,正在完善的《2013-2020年气候行动计划》中,有一部分是关于环境教育的,请问墨西哥城是如何开展环境教育的?
曼塞拉:在墨西哥城,我们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加大宣传、举办活动等方法来开展环境教育。
墨西哥城的环保教育注重从孩子抓起,环保课是所有小学生的必修课,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如何保护环境,如何进行垃圾分类。除此之外,墨西哥城还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在墨西哥城的各大公园每周末都会举行“废品换食品”的活动,成百上千的市民带着孩子,拎着装满塑料瓶的袋子,抱着旧报纸前来参加,场面非常热闹。废品回收处将这些废品折价成购物券返还给市民,市民再用购物券到旁边的食品摊位换取有机食品。
文化让城市充满活力
深圳特区报:墨西哥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给墨西哥城市民带来了什么?
曼塞拉:墨西哥城是美洲最古老的城市,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阿兹特克人的大祭坛、200多个博物馆、宗主教堂、宪法广场等,都是人们了解这座城市的好去处。墨西哥城还有“宫殿城市”的美称,国家宫、国民宫殿、美术宫都各具特色,索奇米尔科生态公园被许多人看成是“墨西哥的威尼斯”。
这些物质文化遗产是墨西哥城的宝贵财富,不仅打开了我们对外宣传的窗口,增加了城市魅力,更提高了我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深圳特区报:墨西哥城举办哪些活动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曼塞拉:城区的基本文化设施满足了首都43%的人口的文化需求,剩下的57%的人的文化需求是由墨西哥政府和私有企业来满足的。为解决这一状况,我们引入了协调机制,以使文化活动成为墨西哥城科学发展、经济发展的支柱。
我们开展文化活动是从市民兴趣出发,以加强公众参与、提供消遣和享受的经历为目的。社区文化活动是我们文化工作的重点,我们制定文化政策也会因地制宜。目前,墨西哥城实施的主要行动计划包括推动文化社团的发展、扶持工艺品厂的发展以及推进文化中心的建设等。
我们制定文化政策的主导原则是发展一个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模式,推动市民享受文化权利的全面性、整体性和进步性。为了构建一个更平等、更积极参与和更宽容的社会,文化政策的规划和评估以及对墨西哥城人民的影响是以文化权利的一致性和创造性、教育和培训、获取和参与、信息和沟通、文化合作等方面作为衡量标准的。
深圳特区报:墨西哥城政府在市民教育方面成绩显著,能谈一谈市民教育的具体举措吗?
曼塞拉:墨西哥城要从金融服务、教育、保健、信息通讯、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打造知识城市,市民教育是重点。墨西哥城的教育行动是以实现公共的、非教会的和免费的基本教育权利为基础的,这些行动计划涵盖于整个知识城市的框架里。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正在推进节约用水、禁止乱扔垃圾和酒后驾驶、尊重残疾人等10个市民行动,以提升墨西哥城市民文化素养、改善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我们还设计了名为“和睦相处”的市民培训方案。通过这个方案,我们举行趣味活动,让广大市民了解健康的饮食、良好的卫生习惯、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扩大市民文化的推广。这些行动和方案都是通过联邦区政府不同部门间的通力配合实现的。
深圳特区报:墨西哥城在青少年教育方面有何措施?
曼塞拉:对于本届政府而言,我认为让年轻学生继续他们高中学业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方案,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平均成绩,提供为期10个月、每月500-700比索(约合人民币245元到343元)的奖励。
我们在此激励方案的基础上还延伸出了周六激励方案。根据这个方案,每周六在公共场所向年轻学生提供交流经验的机会,参加人数高达16000名。
搭建平台让市民参与城市管理
深圳特区报:墨西哥城拥有2000多万人口,请问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程度如何?
曼塞拉:市民是城市的守护者和城市建设的直接参与者,一个城市需要什么只有这座城市的居民最清楚。我们作为政府,就应当尊重市民的选择。因此,我们的市民享有很高的参政议政程度,很多法律法规的制定、城市规划,都得益于市民的广泛参与,提供的不同意见。
深圳特区报:墨西哥城有哪些机制来保证市民参与城市建设?
曼塞拉:我是学法律出身的,所以主要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谈一谈墨西哥城市民参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
墨西哥城拥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市民的参与。最新通过的《市民参与法》拓宽了联邦区居民的参与渠道,在每一个城区或村落都设立了市民委员会或村民会议,这些机构可以对社会发展、市民安全与预防犯罪、经济发展与就业、城市发展与服务、平等与消除性别歧视等方面的规划、方案、项目和行动计划等进行了解、提出建议。《市民参与法》还涵盖了多种市民参与途径,包括:市民投票、民众倡议、市民咨询、市民监察网络、公开审讯等。
我们还有《发展规划法》来促进市民参与城市规划。这个法律规定了市民和社会组织如何有效参与城建,并规定设立常设机构规划委员会来保障社会参与。此外,《联邦区城市发展法》规定了城市科学发展委员会是公共社会领域、学术界、企业界、行业协会等多元化参政的常设机构,其目的是通过研究、提案、意见、咨询、分析来为城市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同时,为了推动与市民对话交流的制度化,我们还成立了许多顾问性质的委员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包括联邦区社会发展评估委员会、经济社会委员会、《城区改善方案》顾问委员会、联邦区公共安全委员会、社会发展委员会、联邦区妇女协会咨询委员会、墨西哥城预防和消除歧视委员会和信访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