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学习借鉴国际友城新时代走在最前列

市外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报道”专栏——学习借鉴国际友城 新时代走在最前列(十三)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8日
视力保护色: 字体:

  2018年12月17日,市外办与深圳特区报共同策划组织“学习借鉴国际友城 新时代走在最前列”大型报道活动,今期报道曼谷:以人为本让城市智慧起来。

W020181228359288003595.jpg

W020181228359288098250.jpg

传统与现代交织、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天使之城”——曼谷。

W020181228359288144264.jpg

曼谷市政府大楼。

  12月初,冷空气来袭,深圳成功入冬,而当我们采访组一行5人抵达曼谷时,这里依然是一派盛夏的景象。

  在这个传统与现代交织、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天使之城”里,除了气势恢宏的大皇宫,宽阔迷人的湄公河,我们还能强烈感受到一股“智慧城市”的味道正扑面而来:机场免费WiFi,街头智能导游机,以及酒店为游客提供的多功能便携式移动终端handy等。没错,曼谷正悄悄进行一场新技术为代表的“智慧城市”变革。

  “智慧城市”是“泰国4.0计划”重点

  “在人们印象中,泰国是旅游和农业大国, 但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面前,泰国也不甘落后,我们提出了自己的‘4.0计划’,旨在让泰国走上靠创新型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道路。”在曼谷市政府大楼一间狭窄的办公室,曼谷市政府主管“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评估署副署长皮拉蓬向深圳特区报娓娓道来。

  何谓“泰国4.0”?这是巴育政府2016年提出的未来20年的经济社会战略目标,其直观解释即为泰国走过农业1.0时代和专注于廉价劳动力的轻工业2.0时代,跨越吸引外资的重工业3.0时代,最终将进入创新驱动和高附加值经济的“泰国4.0”时代。在这一发展模式下,泰国将进行改革,将更倚重创新和技术推动,更关注社会、教育、环保和人民的幸福指数。其中,“智慧泰国”是“泰国4.0”的重中之重。

  “智慧泰国”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基于“智慧网络”的基础建设,通过建设“智慧政府”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

  为了促进“智慧城市”计划的落地,泰国政府已经建立了由副总理主持的国家“智慧城市”委员会,成员包括主要的内阁部长,交通运输政策办公室、能源政策与计划办公室,数字经济促进委员会也积极参与。另外,泰国国家机关、企业和院校将携手构建“智慧城市”联盟,共同制定“智慧城市”的标准。

  以人为本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曼谷作为泰国“智慧城市”的重要试点,该从何处着手建设“智慧城市”呢?

  皮拉蓬分管的曼谷市政府战略评估署负责整个曼谷的统筹规划。他告诉深圳特区报,曼谷的“智慧城市”秉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基层征求市民意见和建议开始,让“智慧城市”建设一开始就是市民积极参与的行动。政府希望“智慧城市”建设能激发市民的创新创业活力,让市民通过自己的创意来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作为“智慧城市”行动计划的一部分,曼谷正致力于建设基础设施,希望可以建成一个能缓解交通问题的高质量环境。目前,曼谷公共交通网络正在建设之中,该网络将使该市60%的居民的日常通勤通过公共交通完成,尽量减少市民私家车出行。到2029年,大曼谷地区的快速铁路网也将扩展到500多公里。

  为了鼓励曼谷市民乘公共交通出行,泰国政府总理巴育亲自做示范。他搭乘BTS天铁,然后换乘捷运地铁,在Hua Lamphong下车之前搭上了几站地铁,然后在Phadung Krung Kasem运河上了一艘电动船。曼谷“智慧交通”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基于数字信息管理的公共交通网络,将道路、公共汽车、铁路、机场和船只的运行无缝地连接在一起,使乘客能够便捷出行。

  令人惊叹的是,曼谷的街头已经出现了中国共享单车摩拜和OFO的身影,而且当地的打车软件grab也十分方便,不但可以约出租车,还可以查询公共汽车行驶位置等。

  同时,曼谷的“智慧城市”建设还瞄准了如何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曼谷很多知名景点安装有电子导游讲解机,游客可选择泰文、英文以及中文三种语言进行讲解。

  皮拉蓬向深圳特区报强调,科技只是手段,曼谷“智慧城市”的最终目标是服务民生,让市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让民众充分讨论,把企业和市民、大学的创意集合在一起,再由区一级政府具体实施,投资主体分为政府和市场主体两部分,每个区都是结合辖区自身特色进行。

  “智慧曼谷”涌现深圳军团

  尽管没有来过深圳,皮拉蓬对于深圳却是向往已久。他说,曼谷的“智慧城市”建设要多向深圳学习,泰国“4.0计划”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十分契合,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尤其深圳企业,参与到泰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他多次提到华为。

  据介绍,2017年6月,华为全球第7个OpenLab(终端开放实验室)在曼谷开幕。华为通过OpenLab这一开放平台,助力公共安全、电力、金融、交通、教育等行业数字化转型,与伙伴一起共建行业生态,加速企业客户的业务转型与创新。

  目前,已有多个客户和伙伴入驻曼谷OpenLab的联合创新中心,包括泰国最大电力公司PEA的联合创新项目、泰国KMITL大学的“智慧城市”初创合作项目等。

  另外,深圳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101辆e6在曼谷交付使用,刷新泰国最大规模电动车交付纪录。同时,比亚迪的3.0出行解决方案还将对接泰国国家级战略“EEC”(东部经济走廊)。据介绍, 比亚迪3.0出行解决方案包括轨道交通、新能源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和纯电动叉车。泰国方面认为比亚迪立体化、电动化、智能化的3.0出行解决方案代表城市交通未来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的信息大部分是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系统捕捉到的,目前在泰国曼谷,来自深圳的民用安防设备占据了60%的市场。

  站在曼谷市中心高楼眺望,将成为曼谷智慧建筑典范的大仓威望酒店正在建设中。再过若干年,插上智慧翅膀的曼谷,这个包容、微笑的“天使之城”,会变得更加现代、便捷。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赢得青睐

W020181228359288199343.jpg

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不远处,e6 VIP出租车在使用充电桩充电。

  曼谷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刚出机场,深圳特区报就感受到了世界各地游客对它的“情有独钟”。在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一楼三号门不远处,我们看到了由比亚迪泰国运营商EV Society公司搭建的 VIP出租车机场服务中心。几辆崭新的e6出租车有序地停放在旁边,不时有游客前来咨询。

  “这样的公司值得我们信任”

  RIZEN ENERGY公司是比亚迪在泰国的合作商。坐在比亚迪纯电动大巴上,该公司董事、总经理阿皮查·利努塔洪(Apichat Leenutaphong)接受了深圳特区报的采访。据他介绍,此次曼谷“相中”比亚迪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出色的品牌,“比亚迪有大规模量产电动车的能力,在全球拥有良好口碑,这样的公司值得我们信任。”

  距离机场不远处,有比亚迪的6个充电桩,及时满足了e6 纯电动出租车的充电需求。阿皮查对深圳特区报说,“电动车最重要的技术是电池。比亚迪自己掌握电池技术,充电仅一个半小时,续航便可达350公里。”

  独特服务提升顾客体验

  此次在曼谷交付的101辆e6车队是作为VIP出租车和网约车在曼谷运营。比亚迪泰国运营商EV Society公司首席执行官宋拉育·皮塔孔在VIP出租车机场服务中心对深圳特区报说:“e6 VIP出租车是目前曼谷唯一的纯电动出租车,体积大,无论是搭载乘客还是放置行李,都有足够空间。同时,因为是纯电动车,没有汽油燃烧的味道,所以大受乘客欢迎。”

  阿普尔(Apple)是曼谷e6 出租车司机,她对深圳特区报说,“与普通出租车相比,这款车加速快、空间大,乘客满意;充电方便,收入可观,司机也满意。”

  “我们的出租车是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唯一可以提前在网上预定并支付的交通工具,车费可通过支付宝支付。未来,我们还会推行中文信息服务,印发中文使用手册。”宋拉育说。

  以环保科技引领出行变革

  与比亚迪遍布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e6电动车一样,在泰国交付的e6也是采用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环保无污染等特点。宋拉育说:“环境保护是曼谷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一步。比亚迪e6纯电动车在曼谷的投放和使用激发了其他国家企业进入曼谷纯电动车市场的热情,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发展。”

  “比亚迪的发展宗旨在于用绿色科技造福人类,引领全球出行变革。我们正用创新和技术搭建各方合作的平台。”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经理于焕云说。

  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泰国前副总理颇钦·蓬拉军博士:推进与深圳互联互通共享发展红利

W020181228359288230246.jpg

颇钦·蓬拉军

  温文尔雅,对中国十分熟悉,英文十分流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深圳特区报对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颇钦·蓬拉军博士的印象。这位曾担任过泰国副总理的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为了接受深圳特区报采访,专程从外地赶回曼谷。

  深圳特区报: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您对深圳的印象如何?

  颇钦·蓬拉军博士:我去过深圳两三次。作为中国经济特区之一,深圳聚集了中国各地的精英,是实现梦想的沃土。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要把梦想变成现实并不容易。而在深圳,只要你的想法足够好,政府会提供场地和资金,鼓励大家创新创业。两年前,我在泰国的新闻媒体上看到了关于年轻人在深圳创业的报道。他们每天工作12到16个小时,但看到梦想实现的一刻,那种抑制不住的喜悦之情,让我很感动。

  深圳特区报:我们在曼谷采访时看到当地有许多深圳产品。您认为,深圳和曼谷的发展有何共同之处?

  颇钦·蓬拉军博士:深圳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会多,市场潜力无限。深圳的科技水平和开放程度相对较高,在用好全球化优势的基础上,深圳以自身发展推动着全球化经济的进步。世界发展需要资源、经验共享。只有共享,才会获得更多,这一点,深圳做得很好。

  泰国是世界新兴工业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掌握生产、生活的各个关键环节,助力“智慧城市”的发展。

  深圳特区报:如何进一步扩大曼谷与深圳的合作交流?

  颇钦·蓬拉军博士:两座城市的交流离不开社会团体的合作。深圳与曼谷的交流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各个方面,全靠政府主办显然是不现实的。以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为例,我们与深圳达成的合作备忘录有10个。没有繁琐的程序束缚,社会团体的效率高、创新点多。

  深圳特区报:对未来曼谷和深圳的合作有哪些寄语?

  颇钦·蓬拉军博士: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不断创新的发展让世界变得更加开放。未来,曼谷将继续与深圳共享互联互通带来的红利,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手记:因时而生 乘势而飞

  在与泰国深圳总商会接触前,怎么都没想到,这是一个成立才一年多的社团组织,但它的影响力和大手笔谋划,尤其是将在曼谷建设海外第一座“深圳大厦”,已经让人强烈感受到,这个年轻社团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将在深圳与泰国之间,搭起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等方面交流合作的桥梁。

  “在泰国,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和深圳故事,在深圳,我们讲好泰国故事,在深圳和泰国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交流以及合作共赢的桥梁!让更多深圳智造、深圳品牌在泰国落地开花!” 这是泰国深圳总商会会长谢崇通反复对深圳特区报说的一句话。

  谢崇通1963年出生在潮汕地区,之前在广州、深圳经商,后去泰国发展20多年,在泰国发明一款可同时使用中英泰三种文字的输入法。通过自己所在的智慧安防协会,他推出首个适合中国企业参与良性竞争的行业标准。在谢崇通看来,泰国深圳总商会可以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形容,是因时而起,乘势而飞,“一带一路”倡议完美契合了“泰国4.0计划”,尤其是深圳的企业,都有着强烈的“走出去”的愿望,而泰国所缺少的,正是深圳的高科技企业。

  成立短短一年多时间,泰国深圳总商会已经融入泰华主流社团大家庭,并与深圳“走出去”战略合作联盟、深圳市安防协会等深圳社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一年来,泰国深圳总商会积极为深圳铭可达集团等深圳知名企业牵线搭桥,在泰国成功投资物流、高科技等先进产业,将更多的深圳产品推介到泰国市场。

  泰国深圳总商会另一个大手笔是将在海外树立首座“深圳大厦”。该大厦将采用共享办公的模式,提供办公以及在泰国发展所需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同时配建有高规格的酒店,将成为深圳企业在泰国温暖的“家”。

  “深企投资泰国正当时,可以说,现在的泰国就是20年前的深圳,泰国的投资环境对于中国企业优势明显,我们愿意做这方面的桥梁,成为联结深圳与泰国的重要平台,同时也为中泰两国各方面交流做出我们的贡献!” 谢崇通说。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资料收集:秘书处)